關愛與支持 五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十分重視旅游業發展。 這五年,新疆的旅游業也是在關愛和支持中成長、壯大! 自從2010年主政新疆開始,張春賢就成為了新疆的“形象大使”,他多次在公開場合歡迎國內外群眾來新疆旅游。2014年3月,在全國兩會新疆開放日上,張春賢書記說,”有人問我,現在去新疆還安全嗎?我告訴他們,是安全的,放心去吧。歡迎大家去新疆旅游,還得加上‘熱烈’兩個字。”新疆渾然天成的景色,實現了“近者悅,遠者來。” 尤其是從2010年以來,張春賢多次提出要“堅持生態優先、強化環境保護”、旅游景點建設堅持要“素面朝天、還其自然”,必須要遵循“兩個可持續”。 游客在新疆那拉提旅游風景區內與當地哈薩克族青年一起賽馬。 2010年5月,自治區黨委七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提出,將旅游產業建設成為“調結構、促就業、惠民生”的支柱產業。 僅2011年當年,新疆就拿出1億元設立旅游專項資金,每年遞增5000萬元,2013年以后,每年從自治區財政中拿出2億元作為旅游專項資金。 2012年3月,《新疆旅游條例》開始實施。 2013年,按照“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產業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目標,新疆又出臺《旅游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要對重點區域重點項目重點支持,旅游各個方面要在三年里實現跨越式發展。 2014年4月,張春賢就自治區旅游局提交的《關于采取十項措施千方百計恢復旅游的報告》作出“推進創建步伐,注重精品旅游”的批示。 自治區黨委、政府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提出了五大區域性中心,即區域性交通樞紐中心、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區域性文化科教中心、區域性醫療服務中心,其中醫療旅游作為區域性醫療服務中心的重要內容。 旅游總收入總人數雙增長 有著十年導游經驗的扎依爾是土生土長的吐魯番人。他說:“四五年前,來吐魯番旅游的人還不是很多,但最近,來吐魯番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天天發團,還不時接待俄羅斯、法國、波蘭、哈薩克斯坦等地的國外游客,都快忙不過來了。” 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特色的旅游文化資源,讓新疆在中國旅游市場中凸顯生機,也讓新疆人在旅游經濟中找到了發展“錢”景。 在那拉提景區,旅游項目從十年前的五六項增加到現在的近二十項,根據景區統計,今年在那拉提旅游的每位游客平均消費為680元,其中門票只占90元,剩下近80%的消費都來自于景區提供的豐富多彩的旅游項目,比如騎馬,而僅騎馬一項,按50元/小時算,每個牧民都能在旅游旺季中至少收入上萬元。 國內游客在天池合影留念。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游局最新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新疆接待國內游客近1600萬人次,同比增長16%,國內游客總消費220億元;接待入境游客67萬人次,同比增長近8%,入境旅游消費近2億美元。 “旅游產業正在成為自治區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已經完全具備把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條件。”張春賢指出。 “十二五”時期是實現旅游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時期,旅游產業發展必須堅持把富民放在首位。要充分發揮旅游產業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特點,把帶動當地就業作為旅游業發展的重要目標,通過旅游業的大發展帶動服務業的大發展,確保讓各族群眾在旅游產業發展中得到實惠,走向富裕。 【名詞解釋】 近者悅、遠者來”:“近者悅,遠者來”是新疆旅游圍繞貫徹自治區黨委以及張春賢書記一系列重大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提出推動旅游發展的創新理念和實踐成果,是新疆旅游發展的總方向。“近者”就是新疆各族群眾。通過持續發展,發揮旅游業在引導就業、興邊富民、推進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讓各族群眾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有更穩定的收入,享受更優美的自然環境,用旅游業不斷發展的成果惠及民生,讓群眾滿意,實現“近者悅”。而“遠者”就是內地乃至國外游客。因為“近者悅”所帶來的巨大宣傳、示范效應,傳遞的新疆好聲音,好形象,使“遠者”自發前來投資、建設、旅游、消費,這符合旅游業發展的規律。 |
相關閱讀:
- [ 09-22]【“禮”贊60年·故事中的炫變】讀書!免費!
- [ 09-22]【“禮”贊60年 夢想來敲門】來自法國的“新疆粉絲”
- [ 09-21]【“禮”贊60年·故事中的炫變】六年!可以一直干下去的事情!
- [ 09-21]【“禮”贊60年 夢想來敲門】有一群人游新疆
- [ 09-21]【“禮”贊60年】烏魯木齊秋韻多顏色 一路繁華迷人眼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