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男子李朋陽伙同小姨子和弟弟等親屬,通過仿冒印刷醫(yī)學雜志,以能發(fā)表論文為名,詐騙全國各地870余名醫(yī)護人員共226萬余元。北京晨報記者昨日獲悉,盡管李朋陽等人的辯護律師認為,被告人的行為應構成非法經營罪,但未被順義法院采納。最終,順義法院一審以詐騙罪判處李朋陽有期徒刑14年,并處罰金1.4萬元。 辦假醫(yī)學雜志斂財 29歲的李朋陽遼寧人,高中文化,是同案李鵬佳的哥哥,高娟和高強則分別是李朋陽的小姨子和小舅子。經查,李朋陽和高娟于2010年先后在本市通州區(qū)、朝陽區(qū),冒充《北京醫(yī)學》、《中國臨床醫(yī)生》、《中華全科醫(yī)師》、《中國醫(yī)藥》等雜志社的工作人員,仿冒印刷上述雜志,在假冒雜志上刊登投稿人員的論文,以向對方索要版面費的方式詐騙870余人共計226萬余元,其中既遂126萬余元,未遂99萬余元。高強和李鵬佳于2012年5月加入,參與詐騙840余人共計219萬余元,其中既遂124萬余元,未遂95萬余元。 2013年2月到4月,警方接到多名醫(yī)務工作者報案稱,網上有廣告稱交錢可在知名醫(yī)學雜志上發(fā)表論文。匯款后,他們收到的雜志上確實刊登了自己的論文,但單位核實后稱該雜志是假冒的。同年9月1日晚,警方到李朋陽等人租住的小區(qū)實施抓捕,李朋陽夫婦慌亂中將剛收到的30萬元現金從陽臺拋下,引來小區(qū)眾多居民撿拾。 據悉,該團伙以每刊登一篇論文收取2000元至4000元不等價格,向全國20多個省市醫(yī)護人員行騙。因不少醫(yī)生在假雜志上發(fā)表論文后評上了職稱,他們不愿意承認是受害人,所以該團伙實際詐騙的人要超過指控的人數。 贓款買車還房貸 據李朋陽供述,他從2010年開始采用制作假醫(yī)學雜志的方式進行詐騙。做了一段時間后,因投稿人數多而忙不過來,便找來高娟等人幫忙。具體詐騙的方式是,李朋陽選擇影響力大的醫(yī)學雜志,找到真的雜志模仿設計、排版,確認能進行仿制后,找人制作了一個與雜志對應的網站,再找印刷廠印制其制作的征稿信函。同時,他找路邊刻章辦證的人刻了醫(yī)學雜志的公章和財務章。被害人收到征稿函就會把稿件發(fā)到指定的郵箱里,李朋陽先后給對方發(fā)審稿信和錄用信,并讓對方將版面費匯入指定賬戶。 李朋陽將文章的一部分內容放到假網站上,使對方相信自己的論文是真的刊登了,再制作一本假醫(yī)學雜志將對方稿件刊登在上面郵寄過去。如對方索要發(fā)票,他就購買假發(fā)票郵寄過去。分工方面,高娟負責聯系客戶、談價錢、取款、聯系制作假網站和排版的人等,高強負責開車、取錢、郵寄、裝訂等,李鵬佳負責排版、打印等。 李朋陽說,他每月給高娟三人發(fā)2000元工資并管吃住,其余贓款用于平時開銷、購買奔馳轎車和還房屋貸款。 |
相關閱讀:
- [ 09-27]詔安村支委猥褻女童被刑拘 受害女童不敢上學 新型詐騙“貴金屬轉賬”頻發(fā) 受害者達上千人
- [ 09-27]新型詐騙“貴金屬轉賬”頻發(fā) 受害者達上千人
- [ 09-27]各方點贊反詐騙“廈門經驗”:讓市民更有安全感
- [ 09-26]女子得知男友有家室不甘當小三 舉報負心漢詐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