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高壓政策“奏效”:難民繞道 申根告急
2015-09-28 07:48:05??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10天前,布達佩斯火車東站門外,四處都是難民的帳篷與丟下的垃圾。10天后的9月27日,同樣的地點,只有一張用阿拉伯文、英文與匈牙利文寫的警告通知提醒著人們:這里曾經是難民聚集的焦點所在。 9月1日,匈牙利政府宣布取消所有從布達佩斯火車東站開往西歐的火車班次,造成數千名難民徒有車票卻無法進入車站,警察與難民對峙的場面一度甚為混亂。9月27日,布達佩斯火車東站秩序井然,國際列車售票處恢復常態。 不只是布達佩斯火車東站,就連昔日成千上萬難民徒步前往的匈塞邊境小城勒斯凱,如今也都鮮見難民的蹤影。 一直在跟蹤難民的《匈牙利新導報》的李皓東告訴中新社記者:“難民好像在一夜之間就消失了。” 匈牙利總理奧爾班所奉行的高壓政策暫時“奏效”,匈牙利不再是難民逃亡歐洲之路的重要節點。越來越多的難民繞開匈牙利,穿過塞爾維亞與克羅地亞的邊境,然后通過斯洛文尼亞前往計劃中的目的地奧地利、德國等西歐國家。 在限制難民方面,匈牙利一直在扮演“黑臉”的角色。該國國會9月21日通過法律修正案,規定在大規模移民引發的危機狀態期間,國防軍士兵在許多情況下可根據警察的法規執法,比如可以檢查身份、搜身、檢查包裹和車輛;可以參與外國人入境管理和邊境車輛檢查;可以封鎖某一地區,禁止人員進出;可以指揮、限制公路交通等。 匈牙利的“黑臉”角色限制了難民的大量涌入,暫時“奏效”的高壓政策極有可能為其他國家所效仿。克羅地亞內政部長奧斯托伊奇就表示,如果難民潮繼續涌向克羅地亞,該國也將不得不考慮關閉與塞爾維亞的邊界。 克羅地亞、塞爾維亞等都不是申根成員國,匈牙利在匈塞、匈克邊境實施管控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同屬申根“自由行”的匈牙利與斯洛文尼亞在兩國邊境線上豎起的鐵絲網,卻實實在在地拉響了歐盟申根區的“警報”。 法新社記者周末在匈牙利與斯洛文尼亞的邊境小鎮品斯(PINCE)捕捉到了匈牙利軍人鋪設鐵絲網的畫面,歐盟移民事務專員阿夫拉莫普洛斯特地就此事電話聯系了匈牙利內政部長品特。 此前,匈牙利在匈塞、匈克邊境實施管控,歐盟都表示了支持。但是,申根區內部豎起的這道鐵絲網,正在沖擊著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基石。申根協議、歐元及單一市場是歐洲一體化的三大基石。加入申根協議的國家相互開放邊境,人員無需簽證可以自由流動。但出于安全原因,申根區的國家可以臨時恢復對邊境的管控。該協議實施以來,此類管控舉措共實施過7次,但這是第一次因為難民壓力而恢復控制。 歐洲政策中心主任伊夫·帕斯庫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迫于難民大量涌入的壓力,德國日前宣布恢復與奧地利之間的邊境管制,重新實行邊防檢查。德國采取臨時邊境臨時管控還說得過去。如今,匈牙利在與斯洛文尼亞的邊境線上豎起鐵絲網,無疑有些走得有些太遠了。 波蘭華沙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教授博格丹·古拉爾赤克表示,如潮水般涌來的難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沖擊著歐洲一體化的基石。封鎖邊境充其量只能改變難民前進的路線,不能阻擋難民前進的步伐。只有從根本上扭轉難民輸出國的戰亂局勢,難民潮才有可能消退。 目前看來,匈牙利政府對難民所采取的高壓政策初見成效,一道道鐵絲網讓難民繞道而行。但是,聯合國難民署的數據顯示,每天依舊有近八千名來自中東、北非戰亂地區的難民涌入歐洲。要向真正地控制住難民潮,絕非簡單豎起鐵絲網就能解決。 |
相關閱讀:
- [ 09-22]德國鐵路公司宣布暫停與奧地利、匈牙利之間列車運營
- [ 09-22]歐洲議會吁助中東接納難民 匈牙利賦國防軍新任務
- [ 09-21]匈牙利國家新技術項目落地福建
- [ 09-21]匈牙利鎮長拍“動作片”震懾難民 受到嘲笑
- [ 09-17]匈牙利邊境架起帶刺鐵絲網 嚴厲應對難民危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