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對各類違法行為予以持續快速嚴厲打擊,推動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本報記者 朱寶琛 “近期,我會持續加大對于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除集中作出一批行政處罰決定外,對11宗案件調查審理完畢。目前,上述案件已經進入告知程序?!弊C監會9月29日表示。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11宗案件中,包括3宗內幕交易案件、4宗操縱證券期貨案件、1宗欺詐發行案件、2宗信息披露違法案件和1宗傳播虛假信息案。 證監會表示,此次進入告知程序的案件均較為典型,產生了較為惡劣的市場影響,破壞了公開公平的市場秩序,證監會及時進行查處以督促市場各方嚴守法律法規,成為守法合規的市場主體。證監會將對內幕交易、操縱證券期貨市場、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違法和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的行為持續快速嚴厲予以打擊,推動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內幕交易均涉及定增 3宗內幕交易案件中既有避損型內幕交易,又有獲利型內幕交易,均涉及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股票。其中,吳某海在重慶三峽油漆股份有限公司籌劃定向增發股票事項中,與上市公司顧問聯絡后,隨后與劉某軍聯絡,兩人的證券交易活動在上述聯絡發生后明顯異常,與內幕信息的形成過程高度吻合,不能作出合理解釋。吳某海規避損失510043.44元,劉某軍規避損失92960.97元。 趙某松在湖南大康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籌劃定向增發事項的過程中,與因業務關系存在從多種渠道刺探到內幕信息的人員頻繁聯系,隨后與妻子黃某分別利用相關賬戶買入該公司股票,不能作出合理解釋,分別獲利6181671.99元和779810.17元。 上述兩案,證監會擬對相關人員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1倍罰款的行政處罰。 吳某、倪某明是一個控制并操作他人證券賬戶獲取收益的團隊,吳某與南方風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關系密切,并在上市公司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過程中有電話聯系,相關證券交易活動與內幕信息的形成過程高度吻合,不能作出合理解釋,證監會擬決定,責令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沒收吳某、倪某明違法所得392669.25元,并處以785338.5元罰款。其中,對吳某處以549737.5元罰款;對倪某明處以235601元罰款。 多種方法操縱市場 據證監會介紹,4宗操縱證券期貨市場案件具有三個特點:第一,利用的賬戶眾多,第二,采取了多種操縱方法,第三,動用資金量巨大。 其中,陶某、傅某南控制利用14個期貨賬戶集中資金優勢、持倉優勢,以及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進行膠合板1502期貨合約交易,影響期貨合約價格,證監會擬決定,沒收陶某和傅某南違法所得1140444元,并處以2倍罰款,陶某承擔罰款1140444元,傅某南承擔罰款1140444元。 同時,因為兩人影響不活躍合約價格的操縱手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相關合約與現貨及鄰近合約的偏離,影響了膠合板期貨品種價格發現功能的正常發揮,情節較為嚴重,證監會擬對兩人分別采取5年期貨市場禁止進入的措施。 任某成以上海任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平臺通過大宗交易獲得股票,利用員工及借來賬戶,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采用虛假申報等方法,于數只股票的尾盤、盤中,實施操縱行為,獲利18285079.36元。任某成長期從事大宗交易的接盤和出貨,并以此牟利。在證監會調查部門對其進行調查取證后,其立即更換電腦、更換借用賬戶、變化操縱手法,繼續違法行為。證監會擬決定,沒收任某成違法所得18285079.36元,并處以18285079.36元罰款。 2012年10月31日至2013年7月8日期間,相某康使用普通賬戶、信用賬戶等十七個證券賬戶,利用其資金優勢和持股優勢,通過連續交易、日內大量反向交易、互為對手方交易、盤中拉抬、打壓股價等方式交易“寶鼎重工”股票,影響交易價格與交易量,虧損3845772.59元,證監會擬決定,對相某康處以100萬元罰款。 胡某控制使用29個證券賬戶,在2012年4月13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間,通過利用資金優勢連續買賣、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交易等方式影響“銀基發展”價格,獲利3524.63萬元。證監會擬決定,責令胡某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沒收違法所得3524.63萬元,并處以3524.63萬元罰款。 |
相關閱讀:
- [ 06-15]美國證監會是怎樣監管上市公司的
- [ 04-29]證監會隔空喊話預警什么風險
- [ 02-17]楊劍波起訴證監會引發的多重思考
- [ 08-26]證監會“啃硬骨頭”可從光大證券開始
- [ 03-19]證監會主席是人不是神
- [ 09-07]A股市場要正常 證監會不能放羊
- [ 08-02]證監會表態“勿殺跌”深意何在
- [ 03-27]證監會要勇于向自己開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