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用“五個認同”鞏固生命線
2015-09-30 19:18:39??來源:學習中國 責任編輯:陳瑋 陳暉 |
分享到:
|
圖為:2014年9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四、認同偉大的中華文化 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是56個民族共同創造。偉大的中華文化是56個民族優秀文化的匯集。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國家,解決文化認同問題重要而關鍵。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實現了文化認同,才能談得上其他的認同。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在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時指出:“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 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首先表現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習近平繼承黨的優良傳統,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他還指出,“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還表現在對優秀的各民族文化的認同。習近平指出:“本國本民族要珍惜和維護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認和尊重別國別民族的思想文化。不同國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紅之別,而無高低優劣之分。每個國家、每個民族不分強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他指出要以開放的態度對待各民族文化,他說:“強調承認和尊重本國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閉,更不是要搞唯我獨尊、‘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各國各民族都應該虛心學習、積極借鑒別國別民族思想文化的長處和精華,這是增強本國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條件。” 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傳統文化為底蘊,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開放的態度對待各民族文化,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相互欣賞,樹立起強大的興國之魂。 |
相關閱讀:
- [ 09-30]將承諾變為行動 將理念變為現實
——習近平主席在全球婦女峰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強烈反響(二) - [ 09-30]“平”言出奇語:盤點習近平美國之旅十大連珠妙語
- [ 09-30]圖解:習近平訪美的十大微鏡頭
- [ 09-30]南方日報連發7評:縱論習近平訪美并出席聯合國峰會
- [ 09-30]跨越太平洋,路在腳下——習近平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綜述
- [ 09-30]全球華人點贊習近平訪美:展大國風范 振華人精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