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的招標采購,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如何在降低藥品價格的同時保障藥品供應,解決臨床藥品短缺問題?我國今年力推的“藥改”,對藥品集中采購辦法進行完善,力圖建立廉價“救命藥”的供應保障機制。 放線菌素D是一種主要用于治療兒童常見的惡性實體瘤如腎母細胞瘤等的化療藥物。在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部分實體腫瘤診療指南中,放線菌素D被列入首選化療方案。這樣一種臨床急需的腫瘤化療藥,每支僅數十元,是名副其實的廉價“救命藥”。 然而,近年來放線菌素D卻頻頻斷貨,許多急等治療的患者無藥可用,或者被迫選擇一支近6000元的國外替代藥。 2015年9月21日,海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宣布,啟用新生產線生產的放線菌素D發運上市。這一廉價“救命藥”終于在癌癥患者的翹首企盼中重回市場。 “新一批放線菌素D是全體海正輝瑞員工頂住成本巨幅上漲、單藥利潤虧損的壓力搶先生產出來的。”海正輝瑞副總裁杜加秋說,包括放線菌素D在內的多個整體用量小、適應癥窄、療效不可替代的“救命藥”,均面臨短缺的尷尬局面。保障此類藥品可及性的責任,一定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來共同承擔。 “企業‘賠本賺吆喝’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我們期待7號文和70號文進一步完善藥品供應的保障機制?!倍偶忧镎f。 杜加秋所說的7號文是國務院今年出臺的關于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70號文是《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落實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在新醫改進程中,我國政府以基本藥物制度為核心,構建了藥品集中采購的新機制。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的《中國醫改發展報告(2009—2014)》顯示,藥品集中采購的新機制建立了政府制定基本藥物招標采購辦法、地方政府主導基本藥物采購和配送的藥品集中采購制度框架,促使采購模式發生變化,促進我國藥品生產流通、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變革,對提高藥品供應保障的效率和規范化管理水平帶來積極影響。同時,以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為契機,推動基層衛生體系綜合改革,對醫療衛生機構和患者的用藥行為產生積極影響。 |
相關閱讀:
- [ 09-30][書記縣長在忙啥]泉港區長部署醫改工作
- [ 09-29]寧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正式揭牌
- [ 09-14]湖里獲廈分級診療改革示范區 安排5000萬醫改資金
- [ 09-06]我國醫改推分級診療 十三名院士倡全科醫學發展
- [ 09-05]鐘南山等13名院士聯合倡議醫改推進分級診療
- [ 08-26]長汀醫改:辦好衛生院 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
- [ 08-26]揭秘長汀醫改:辦好衛生院 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