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專家批評TPP:或致農戶對未來悲觀 遠離農業生產
2015-10-08 17:51:33? ?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孫靖 |
分享到:
|
中國日報網10月8日電(信蓮)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這一參加國與協議內容均紛繁復雜的貿易協定談判基本談妥,將給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帶來各種變化。目前還無法完全預測會對被迫大規模開放市場的日本農業造成怎樣的影響。日本政府提出“守護圣域”并加入了TPP談判,但是否堅守住了承諾呢? 政府把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大米、豬牛肉等五大品目視為“圣域”。眾參兩院的農水委員會通過決議,要求政府在參加TPP談判之際,將其作為取消關稅的例外。在今后國會批準TPP的程序中,該決議與TPP條款是否相互協調將成為焦點。 首相安倍晉三6日上午在記者會上自信地表示“取消關稅的例外品目切實得以確保”。但有專家指出“圣域被侵蝕,農戶不安情緒嚴重”。 即便避免了取消關稅,能否遏制進口量增加也尚不可知。以大米為例,TPP新設了美國和澳大利亞產大米的對日免稅進口框架。進口數量還將分階段逐步增加,在協議生效后第13年總計增至7.84萬噸。在日本,大米需求量受少子老齡化影響年年減少,但免稅進口框架的總量將與減少的需求量大致相當。此外,牛肉和豬肉關稅也將分階段大幅降低。 日本政府已立即著手農業對策。時任農相林芳正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會向國內農戶購買相當于進口大米數量的國產米作為政府儲備米,還在研究進一步增加購買量,力爭遏制市場流通量,防止米價下跌。 不過,政府儲備米在儲藏一定時期后,按規定會作為飼料用米等“非主食用米”出售。目前政府正在推進修改“主食用米”生產調整方針,促進飼料用米生產。如果流出的儲備米增加,非主食用米將出現剩余。再加上價格低廉的美國大米進入市場,盡管數量不多,也可能壓低國產米價格。 農業經濟學專家、東洋大學名譽教授服部信司批評TPP談判結果說,“大米的確避免了取消關稅,但牛肉豬肉等的關稅降幅過大。雖然降低關稅還是今后之事,但可能導致農戶對未來感到悲觀,遠離農業生產”。 執政黨議員中也產生了擔憂TPP影響明年參院選舉的意見。面臨選戰的一名議員表示:“如果不展示出切實的農業對策,就無法向(選區)當地說政府守護了‘圣域’。”TPP批準程序和農業對策必須基于立足日本飲食生活未來的討論。 |
相關閱讀:
- [ 10-08]促進消費是中國應對TPP的“好牌”
- [ 10-08]TPP意在主導全球經貿規則 對中國短期沖擊有限
- [ 10-08]面對TPP,不妨從容點
- [ 10-08]TPP對中國并非洪水猛獸
- [ 10-08]養老金待遇調整機制逐步建立 | TPP對亞太各方損益不一 對中國短期沖擊有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