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雨花臺,落花如雨,群雕疊階。
然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進程中,雨花臺卻是國民黨當局槍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1927年至1949年,成千上萬的英烈犧牲在雨花臺,留存到今天的僅有1519個名字和144張黑白照片。
雨花臺烈士的事跡展現了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去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指出,堅持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能夠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豐厚營養,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更加具有震撼人心、塑造靈魂的作用。
巍巍鐘山春常在,郁郁青松掩芳丘。近日,記者再一次走進雨花臺,感受“信仰、忠誠、為民、擔當”的“雨花英烈精神”。
矢志興邦的雨花英烈
“只要你愿意寫自首悔過書,登報公開悔過,并聲明與共產黨永遠脫離關系,你就可以馬上出去!”面對敵人的引誘,犧牲烈士中年齡最小的袁咨桐毫不動搖。他的大哥是國民黨高級軍官,但他即使雙腳被撬斷、雙臂被吊脫臼,甚至被敵人卑鄙地改了年齡處以極刑,也決不背叛共產黨。
在靈魂與肉體的雙重考驗下,無數共產黨人視死如歸,用生命踐行對黨和人民的諾言。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說,共產黨人在革命實踐中形成了以“信仰、忠誠、為民、擔當”為價值取向的“雨花英烈精神”,即“信仰至上、慨然擔當、舍身為民、矢志興邦”。
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惲代英曾說:“我們吃盡苦中苦,而我們的后一代則可以享到福中福。為了最崇高的理想——共產主義,我們是舍得付出一切代價的。”
“人生自古誰無死,況復男兒失意時。多少頭顱多少血,續成民主自由詩。”這是謝士炎的追求。
“革命是我第一生命,我決不退社!”這是郭鳳韶的吶喊。
…………
許包野是一位留洋博士。旅歐期間,他在中共旅歐支部的領導下參加斗爭。這位在外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11年的烈士,在犧牲長達半個世紀后,他的妻子才知道丈夫已長眠雨花臺。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局長徐雪琴告訴記者,犧牲的雨花英烈平均年齡不到30歲,大多受過高等教育,還有部分留洋海外,他們衣食無憂,可以說是當時社會的精英階層。
矢志興邦,是雨花英烈對國家和民族責任的擔當。如今硝煙已散,但砥礪人心的“雨花英烈精神”卻永遠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一脈相承的精神譜系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人日臻形成能夠涵養后人靈魂的精神譜系,包含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雨花英烈精神、長征精神等,以及新的歷史時期創造的以改革開放、開拓創新為主要內容的時代精神。
“‘雨花英烈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一樣,是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歷史實踐。”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陳晉說,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是不斷延伸的,不論環境如何變遷,信念堅定、勇于奮斗、甘于奉獻等精神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基本內核。
面對不同的歷史任務、不同的奮斗環境,中國共產黨人創造的精神也有相應的內涵,“雨花英烈精神”反映的是黨在革命年代的奮斗犧牲精神。“創造‘雨花英烈精神’的革命黨人家境優越,而且都很年輕,他們不是為生活所迫去參加革命,是信仰、忠誠與擔當支撐他們為黨和人民奉獻青春和熱血。”陳晉說。
讓歷史告訴未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精神源泉。
融入生活的精神力量
在新時期,“雨花英烈精神”得到了新的詮釋和傳承。
時鈞,南京工業大學已故教授、院士、化學工程家、教育家。他放棄了國外大學的從教機會,毅然回國堅守化工教育事業,把一生獻給了三尺講臺。彌留之際,90歲高齡的時老在病床上滿含熱淚,舉起右拳,鄭重宣誓,如愿加入中國共產黨。
新時期的海歸也懷揣著報國夢。37歲的劉楊從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畢業后,在硅谷創辦了一家物聯網公司。但在公司蒸蒸日上的時候,劉楊卻選擇回國創業,在蘇州創立智能安防公司,并將美國的公司轉讓。劉楊的想法很簡單:“我是中國人,在美國做得再好,也是美國企業。”
在“雨花英烈精神”的感召下,新時期的海歸用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數據顯示,目前江蘇留學回國人員總量超過8萬人,年增長率均超過20%。截至2014年底,全省累計自主創業類高層次人才1230人,其中70%為留學回國人員。專家預測,按照江蘇近年海歸人員的增長率估算,未來5年將迎來史上最大歸國潮。
在千萬次追尋中,精神的力量已悄然融入百姓生活。2003年那些寫在抗擊非典關鍵時刻的“請戰書”;2008年在坍塌教學樓里連續救出4名學生后以身殉職的人民教師譚千秋;2010年因返身救人而犧牲在玉樹的香港義工黃福榮……這種舍生為民的精神,讓更多人在信仰的堅守和傳承中,一天天挺拔起來。
不久前,南京市委舉辦了“紅色文化看傳承·穿越時空的對話”——當代團員青年給雨花臺烈士“回信”征文活動。活動共收到征文2000多份,全市黨員干部、團員青年紛紛走進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掀起接受“紅色洗禮”的熱潮。
“雨花英烈的感人事跡集中展示了革命者的政治立場和思想境界,凸顯升華了共產黨人的精神氣質。”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黃莉新說,在新時期,“雨花英烈精神”代表一種信念、一種思想、一種意志,呈現的是精彩故事,推動的是整個中國。
(光明日報記者 鄭晉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