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動蕩:誰的翻云覆雨手?
2015-10-10 17:15:34?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敘利亞作為不聽號令的“反美國家”以及伊朗的地區盟友,更是成為西方“關照”的重點。據“維基解密”稱,自2006年啟動“中東伙伴倡議”以來,美國就開始秘密資助敘利亞反對派,2006至2010年間,美國斥資600萬美元資助培訓敘利亞的記者和社會活動分子等計劃。許多美國智庫還設有“敘利亞小組”或“敘利亞工作組”,用以同敘利亞反對派聯系。“敘利亞全國委員會”(CNS)多名領導人就與美國“民主輸出”機構有瓜葛。2011年1月底埃及民眾抗議升溫、敘利亞國內抗議蠢蠢欲動之際,美國馬上將大使羅伯特·福特派往大馬士革,以加強對敘利亞民眾抗議的“指導”。同時,西方還向敘利亞發動媒體戰。2011年敘危機爆發前,“臉譜”網站和有關敘利亞的博客上就出現呼吁示威的帖子,這些帖子都是在美國撰寫、由美國人發布的。敘危機爆發后,西方媒體有意識地將巴沙爾政權界定為“獨裁政權”,將反抗者定義為“民主運動”,而且只發布攻擊敘利亞現政權的新聞(且相當部分并不屬實),而對反對派惡行視而不見。 隨著敘利亞危機升溫,美國等外部勢力干涉力度也隨之加大。2011年8月,美國總統奧巴馬明確要求巴沙爾下臺,同時加大武裝敘反對派的力度。據報道,中情局和美軍特種部隊在駐約旦和土耳其的軍事基地秘密培訓敘利亞反對派,并向敘反對派提供了價值數億美元的“非致命性物資”。中情局還幫助將3500噸軍事物資從沙特和卡塔爾運往敘利亞。2013年5月,美國指使歐盟解除對敘利亞反對派的武器禁運。6月22日,美國等11國外長參加“敘利亞之友”國際會議,強調向敘反對派提供緊急軍事援助。正是由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推波助瀾,才使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直至與政府軍分庭抗禮。 然而,即便如此,反對派武裝始終未能推翻巴沙爾政權。相反,2013年5月以后,敘利亞政府軍節節勝利,戰場形勢日漸有利。眼見通過間接方式策動敘政權更替的“A計劃”泡湯,美國索性從幕后轉向臺前,以當年8月21日化武襲擊事件為借口,幾欲對敘采取軍事干預的“B計劃”。此后,盡管“化武換和平”使戰爭陰云暫時散去,但美國仍矢志推翻巴沙爾政權。即使在2014年6月“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異軍突起后,奧巴馬仍要求國會批準5億美元撥款,用于訓練和裝備“溫和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甚至到今天,美國仍堅持必須將巴沙爾政府趕下臺。在這一思維定式下,敘利亞問題的政治解決遙遙無期,在這種情況下,要根本解決難民危機幾近緣木求魚。 難民潮經久不退,正常生活受到沖擊的歐洲人希望追問緣由和責任。歐洲不少媒體和政界人士指出,美國接受難民的數目與其超級大國的地位和始作俑者的責任不相稱。此言不虛,卻失之疏淺。要避免難民潮及類似的人道主義災難,需要美國和西方大國徹底檢討“顏色革命”及其他霸權主義行為方式的危害,并將公平和正義作為國際秩序的標尺。 (作者單位: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 |
相關閱讀:
- [ 10-09]俄軍總參謀部:俄軍機在敘利亞摧毀60個IS據點
- [ 10-09]俄軍總參謀部:俄軍機在敘利亞摧毀60個IS據點
- [ 10-09]美國會將就俄介入敘利亞調查情報機構失職問題
- [ 10-09]美國會將就俄介入敘利亞調查情報機構失職問題
- [ 10-09]土耳其總統批評歐盟對敘利亞難民問題熟視無睹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