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黃海海域丹東港西南方向10海里
深度:海底18米到23米
1894年,致遠艦留給國人的最后絕響是危難關頭撞向敵艦……
2015年,隨著“丹東一號”沉船的大量文物從黃海海底出水、重見天日,再次引發人們對這段悲壯民族記憶的探究。
致敬致遠艦:沉沒了121年,重回人們視線
121年前,黃海上一艘有“北洋水師最先進的軍艦之一”之稱的致遠艦在硝煙彌漫中緩緩沉入海底,121年后,隨著考古人員在“丹東一號”水下打撈出的120余件文物的相繼出水,這艘沉艦的謎團漸漸解開。
152毫米炮彈、保存較為完好的方形舷窗……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研究員、“丹東一號”沉船考古調查領隊周春水告訴記者,目前已經結束對“丹東一號”的水下考古調查,通過翔實的考古調查及實物證據,初步判斷其身份為清代北洋水師致遠艦。
“3只瓷盤是初步認定沉沒艦是致遠艦最直接的證據。”廣東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員崔勇說,帶有“致遠”篆書的瓷盤碎片是在沉船左舷前部未過火處、堆積著散亂的木材的地方發現的。
記者看到,其中有兩只瓷盤有篆體的“致遠”二字,另外一只僅剩一枚碎片,但卻留有一個篆體的“致”字。
周春水說,對“丹東一號”水下考古調查,共發現水下文物60余種,計120多件,涉及船上構件、武器、個人物品3大類。
“我們還發現了皮帶、鞋墊、梳子等物品。”周春水說,這些物品損壞嚴重,無法判斷所屬的主人,120余年后能重見天日實屬不易。
“致遠艦的發現其實是偶然的失而復得。”崔勇說。
2013年,丹東港集團在開發丹東海洋紅港區時,在新港清淤過程中發現水下有異常磁力顯示,可能存在沉船。
2014年4月,進入物探調查階段,考古人員經過潛水實地搜尋,發現少量出露海床的鐵板、煤炭與木質船板,并依據相關分析結果,推測可能為北洋水師的一艘沉艦,命名為“丹東一號”。
同年8月,“丹東一號”進入第一期重點調查階段,通過抽沙,清出長達50米、寬10米-11米的艦體,表面的外部輪廓大部分出露,并發現1門機關炮及少量彈藥、部分陶瓷器及主炮炮管殘片。
2015年8月,國家文物局水下遺產保護中心與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對沉船進行重點調查和打撈,海上歷時67天,大批文物得以陸續出水。
重見“致遠”,人們等待了上百年
甲午海戰的硝煙已經散去兩個甲子,然而,致遠艦作為民族精神的載體,從沉沒那一刻起就牽動著國人的心。
近代史專家關捷教授說,甲午海戰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最為慘烈的一場海上侵略與反侵略戰爭,是中國命運的轉折點。一戰之恥,國人銘記百年。
參加“丹東一號”水下考古調查的考古人員告訴記者,除了發現大量文物外,還在軍官艙附近發現了七八具骸骨。這些遺骨被發現時已不完整,應是致遠艦的官兵。
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今遼寧丹東附近海域)爆發海戰。此役北洋水師損失5艘戰艦,其中“致遠”“經遠”“超勇”和“揚威”艦沉沒在交戰海區。此戰中,鄧世昌任管帶的“致遠”艦為掩護旗艦“定遠”,毅然沖向日軍艦隊,不幸被魚雷擊中沉入海底,全艦官兵除7人獲救外,全部壯烈殉國。
關捷說,甲午海戰中,以鄧世昌為代表的北洋海軍將士,奮勇殺敵,視死如歸,血戰到底。鄧世昌更是發出“吾輩為國,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的誓言。
“這支艦隊成軍后,在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海洋利益、威懾遏制外敵入侵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一度遲滯了日本侵略中國的步伐,將日本對中國發動戰爭的時間大大向后推遲。”中國近現代史料學會副會長王建學說。
致遠艦能否打撈出水牽動人心
這艘沉艦被發現于丹東港的西南方向10海里的距離,所處海底深度在18米到23米之間。由于海戰中受損嚴重等原因,沉艦整體保存狀況不好,鋼板、鍋爐零件發現時已被拋離原來位置,穹甲以上結構已經損毀,不存在完好的艙室,下面的機艙仍被埋在泥沙之下。
“目前‘丹東一號’船體僅剩下穹甲之下的部分。現在只是進行考古調查,還沒有進入發掘打撈階段。”周春水說,打撈一艘沉船有著嚴格復雜的程序,目前所做的僅僅是開始。
崔勇說,打撈的整盤計劃并不在此次考古調查工作當中。
李默然在電影《甲午風云》中塑造了堅定果決的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的形象。鄧世昌在最后時刻率艦沖向日本艦隊,發出“撞沉吉野”的聲音讓對手深深震驚,令世人銘記。
“我們知道致遠艦在中國民眾心中有著特殊的心結,雖然很想將其打撈出水,但現在仍然無法確定時間。”崔勇說。
由于致遠艦就在丹東港航道附近,如何保護避免盜撈也成為一個焦點。丹東港集團執行總裁黃梅雨說,丹東港與公安機關密切合作,制定了保護預案。
崔勇說,考古調查結束后,將采取回填等辦法,防止有人故意潛水到致遠艦內。
1月28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春節聯歡晚會上,40名來自全國林草基層的代表共同獻唱《我的家》,用歌聲傳達對綠水青山的熱愛,深情歌頌美麗中 ...
12月28日晚,文化惠民演出——“南臺有戲閩韻頌福”閩劇專場演出在福建省福州倉前公園上演,由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選送的民樂合奏、閩劇折子戲等 ...
2024年閩臺藝術青年音樂會開幕,本次音樂會由省文旅廳主辦,是第九屆福建藝術節和兩岸藝術青年歡樂匯的重要配套活動。
在9日進行的英超足球聯賽中,利物浦在先丟兩球的情況下以2:2逼平阿森納,延緩了“領頭羊”的前進速度。水晶宮憑借奧利塞的助攻“帽子戲法”,以5:1 ...
2022-2023賽季法甲足球聯賽9日結束了第30輪的全部比賽,積分榜排名第三的馬賽在客場被洛里昂以0:0逼平,錯失了追趕聯賽“領頭羊”的機會。 ...
葡萄牙體育隊9日晚在葡超足球聯賽第27輪比賽中客場以4:3險勝“升班馬”卡薩皮亞隊,繼續排名聯賽第四,距離歐冠區還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后賽12進8附加賽10日晚繼續進行,北京和廣廈分別在主場輕松獲勝,在三場兩勝的賽制中占得先 ...
當日,中國女足在西班牙伊維薩島進行賽前訓練。作為備戰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熱身賽之一,中國女足與西班牙女足的熱身賽將于11日舉行。
這位不滿26歲的年輕人是否還能更進一步?對于這一疑問,無論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練還是田徑界專家都顯示出信心,認為他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冠軍賽布達佩斯站18日在布達佩斯奧林匹克中心拉開戰幕,中國選手馬龍輕松晉級,陳夢逆轉勝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該賽事第一次擴大為32支球隊參加,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舉辦。根據賽程,揭幕戰將于7月20日在奧克蘭上演,決賽將于8月20日 ...
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10日發布了《體育總局排球中心關于選聘國家女排主教練的公告》,中國女排新任主帥的選聘工作正式啟動。
根據賽程,四個小項的短節目和韻律舞比賽將于14日展開,15日進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則將按照國際賽事慣例進行表演滑。
智庫邀請權威學者和知名醫師加入,以公益、醫療和科研為三個抓手,旨在充分發揮專家的社會影響力和專業權威性,倡導科學的健身理念,以體育促進大眾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來阻擋一下。”在廣西天等縣小山鄉中心小學的運動場上,體育老師張世強盯著隊員們訓練時的跑動情況,不時提醒。
第18屆建橋杯中國女子圍棋公開賽本賽27日在浙江長興大唐貢茶院揭開戰幕。不久前剛獲得全運會混雙冠軍的老將芮乃偉九段首輪爆冷不敵趙貫汝,被淘汰出局 ...
哈薩克斯坦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司司長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針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備戰工作正在哈薩克斯坦全面展開,希望哈國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