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日本侵華“筆部隊”真相
2015-10-14 14:56:44??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937年7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與此同時,一場文化戰爭也打響了。一支由日本作家組成的“筆部隊”,成為戰爭謊言的炮制者。在他們的歪曲下,侵略者的殺戮、奸淫、掠奪,是那么“英勇無畏”,甚至充滿“脈脈溫情”;正遭受巨大苦痛的中國大地,在他們的鼓吹中卻到處鶯歌燕舞、一派祥和。 日前,青年軍旅作家王龍撰寫的長篇紀實作品《刺刀書寫的謊言:侵華戰爭中的日本“筆部隊”真相》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侵華文學第一人”火野葦平、戰犯作家林房雄、“陸軍班頭號功臣”林芙美子等九名日本“筆部隊”骨干作家“協力”侵華的歷史真相逐一展現在人們面前。 荒謬的粉飾 “敵方確實頑強,槍聲始終不絕。一抹黃色的半輪圓月,浮現在半空之中。水國里不絕地傳出蛙聲。在戰場上聽見蛙聲,分外覺得寂寞……”這是火野葦平的小說《麥與士兵》描寫的場景。 《刺刀書寫的謊言》書影。資料照片 “當精妙的藝術面具戴在侵略者頭上時,就會呈現出一種奇妙的罌粟花般迷幻的場景。”王龍說,作為“侵華文學第一人”,火野葦平的筆下經常出現這樣觸景生情、韻味無窮的描寫,而侵略戰場的恐怖殺戮氛圍也就隨之得到淡化。 當時的日本文學評論界竟然認為,《麥與士兵》是“在世界上也沒有先例”的“偉大作品”,甚至在表現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上,已經超過了托爾斯泰的巨著《戰爭與和平》。此后,火野葦平又創作了《花與士兵》《土與士兵》,連同《麥與士兵》一起被稱為《士兵三部曲》,發行量達到300萬冊。《士兵三部曲》還很快有了兩種中譯本,在淪陷的北平、上海以及偽滿政權中心長春公開發行。1939年,回到日本的火野葦平,被奉為“國民英雄”,四處演講,而很多受到他影響的日本青年,自愿投入侵華戰場——那個可以實現英雄夢想的“神圣之地”。 與之類似,在藤田實彥的《戰車戰記》中,日本戰車所向披靡,屢屢創下“豐功偉績”;在石川達三的《武漢作戰》中,日本侵略軍成了和平的使者,侵華戰爭成為制造和平的“圣戰”…… “這批侵略戰爭催生的文學畸形兒,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他們進一步蒙蔽了不明真相的日本民眾,煽動成千上萬的日本軍人源源不斷地開往前線充當法西斯的炮灰,更加劇延長了戰爭受害國人民的災難和痛苦。”在王龍看來,日本侵華戰爭中的“筆部隊”寫下了當代日本文學史最為恥辱的一頁。 泯滅的良知 川端康成,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位曾拼命想逃離政治的知名作家,在戰爭期間他慫恿一家出版社編輯出版《英靈遺文集》,主張把那些在侵略戰爭中斃命的日軍士兵“遺文”整理出版,并稱之為“日本精神的結晶”。在川端康成看來,“這種殉忠精神的純潔性是莊嚴悠遠的,而且是悲愿極致的,所有這些英靈的遺文,就是這種日本魂經過戰爭而凈化了、閃光了”。 |
相關閱讀:
- [ 10-14]日本自民黨決定停止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供經費
- [ 10-14]外媒:中國超日本成全球第二富國家 中產達1億人
- [ 10-14]日本不滿情緒空前高漲 一天兩次“公然威脅”教科文組織
- [ 10-14]日本公明黨黨首帶安倍親筆信訪華 稱旨在改善兩國關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