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行沖關】 “躲貓貓”的超載車200多公里竟暢通無阻 【司機苦衷】由于大貨車普遍超載造成貨運市場混亂,形成“不超載就賺不到錢”的局面。據部分貨車司機反映,當前貨運市場價格不統一,秩序混亂,只好競相壓價承攬貨源,而“要想獲得利潤就必須鋌而走險地超載”。 【記者調查】為何湘贛邊界的大貨車超載如此猖狂?重逾150噸的貨車又是如何到達邊界的?記者調查發現,在“超載越多、賺得越多”的思維下,貨運市場逐漸形成了“壓價-超載-運力過剩-再超載”的惡性循環。據了解,由于長期超載運行,正常使用年限在10年左右的貨車,只要過了4至5年后就要報廢,這種成本最終讓貨車司機得不償失。 除此之外,超載貨車橫行湘贛邊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兩省監管和治理的不匹配。從2014年8月起,湖南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車輛超限超載集中整治行動,重點開展車輛、貨物源頭治理和路面執法。位于湘贛邊界的瀏陽市則打出“綜合治超”組合拳,使得瀏陽本地貨車超載超限現象得到全面遏制,但對過境貨車治超收效甚微。 據湖南方面的執法人員介紹,江西開往湖南的一些過境貨車運載量大、不服從指揮,甚至集體沖關抗拒執法,加之兩地整治力度不一,給邊界治超造成了被動。有的大貨車為避開檢測點,棄大路走小路。有時候,當超載車被強制卸貨轉運后,就再找個地方把超載貨物重新裝在一起,玩起“躲貓貓”游戲。 值得質疑的是,這些嚴重超載的“瓷磚車”從江西高安的廠里出發,在江西境內要經過高安、上高、萬載、上栗四個縣市,行駛兩百余公里才能到達湘贛邊界。這一路為何能夠暢通無阻?“如果中途有查處,超載貨車就跑不到邊界來。”邱輝說。 針對這一質疑,江西省公路局治超辦負責人11日對記者回應說,近幾年江西很多地市都出動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并且表示未遇到車貨重達150噸這么嚴重的情況,還需要去調查。目前,江西在重要樞紐干線上運轉的治超站有24個,但由于路網太發達,難以做到全面監控。下一步將大力采取整治措施,包括加強流動執法等。 【治超尷尬】 管得了本市,管不了外省 【執法困境】采取“圍堵”的方式,經常讓治超執法人員疲于奔命,對過境超限超載行為的整治只能是治標不治本。楊家超限檢測站機動隊隊長胡茂松表示,通過源頭監控、機動執法、從重處罰,瀏陽市境內的超載超限情況基本被管住了,但對外省過界的超載貨車,沒法進行源頭治理,且苦于單方作戰,困難重重。 胡茂松表示,當前湘贛邊界的治超存在兩個難點。一是,湘贛兩省的治超工作沒有同步跟進,周邊區域治理沒有形成“一盤棋”的合力,導致“松緊不一”;二是少數車主為逃避打擊、牟取暴利,惡意超限甚至阻礙、沖擊執法,嚴重威脅了執法人員的人身安全,影響了執法環境。 【專家支招】業內專家認為,治理跨境超載貨車的根本,是要相鄰省份形成監管合力和治理氛圍,建議湘贛兩省的路政、交通、公安等執法部門建立起協同治超機制,確保兩省監管與處罰力度不失衡。要強力做好源頭監管和整治,確保大貨車在拉貨出廠時就不超載、不超限。同時,治超工作要打破“以罰代管”的思維定式,盡快建立相鄰省份乃至全國的統一智能信息平臺。 不少大貨車司機則呼吁,有關部門對超載貨車的治理“一抓到底”,而不是“各搞各的”。“真正把超載管住了,大家都按規矩來,貨運市場的秩序也就會走向正常。”一位不愿具名的貨車司機對記者說,“只要一個方面松懈,就無法徹底根治。” 江西省公路局治超辦負責人表示,非常認可湘贛兩省加強治超聯動的呼吁。他表示,江西一些地市也對湖南進入江西的超限車感到苦惱,抓到超限超載車不好處理。如果湘贛兩省能夠建立起常態化的合作機制,將能有效促進兩地治超。 |
相關閱讀:
- [ 06-01]中央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 湘贛局地有大暴雨
- [ 02-09]湘、贛、魯等地降雪致部分高速公路封閉
- [ 12-17]湘贛邊界糾紛聯調協作體系建立 被評“樣板邊界”
- [ 08-26]交警一網擒獲近萬塊假車牌 涉及粵湘贛桂等號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