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今天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的主旨演講,篇幅不長,內容很實。更重要的是,其間體現著他一以貫之、又不斷被豐富著的扶貧觀。
吃苦:窮過苦過更知消除貧困之迫切
習近平今天又談起了梁家河。之前他在訪美第一站西雅圖,就談論過這個小山村。
7年,習近平體會過中國農民的貧困是什么。那個年代,那個年紀,恐怕還談不上什么“扶貧觀”。但這樣的苦日子,是多少中國人心中那份擺脫貧困愿望的重要底色?;赝斈辏裉斓乃?,已有了政治家的判斷——“但這在當年幾乎比登天還難”,這句話的潛臺詞是: 在尚未改革開放的年代,脫貧太難。
所以,今天在論述“中國特色減貧道路”時,他強調的第一條,就是“我們堅持改革開放,保持經濟快速增長,不斷出臺有利于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的政策,為大規模減貧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條件?!?/strong>——吃過封閉年代的苦,更知改革開放的甜。
當然,今天的人們要做好扶貧工作,并非也得吃一遍習近平們當年的插隊之苦。2013年底、2014年春天,習近平先后給華中農業大學、河北保定學院的年輕人們回信,贊揚他們走進農村,鼓勵他們去那里、在幫助困難群眾中“找到青春方向”。了解中國農民,才能幫助中國農民;了解貧困,才能戰勝貧困。
用情:做好扶貧 得把人民裝在心里
扶貧濟困,是一項有溫度的工作。它從來就不是冷冰冰的貨幣運動,或者物資遷移。今天,習近平動了情。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此時,掌聲響起。在場的聽者,也動了情。掌聲之后,習近平又特地向大家“匯報”了他的“扶貧履歷”——“40多年來”和“這兩年”,他走過的中國貧困地方。 “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十八大以來,僅公開報道中,就可見習近平針對扶貧做過數十次部署。其中不乏對各級黨政干部“用心”做好扶貧工作的高要求。很多地方的扶貧中,也體現了用心、用情。甘肅省有一個“逢提必下”制度, 凡是要提拔的干部,先下放到基層最貧困的地方,吃吃苦,做實事,積淀一下對老百姓的感情。
動腦:因地制宜 自力更生 精準扶貧
習近平的扶貧觀,在具體實踐層面,從寧德到浙江到全國,逐漸積累起三重認識——
1在福建寧德,他就致力于推動閩東地區脫貧
在收錄了其間講話文章的《擺脫貧困》一書中,他提出,“要使弱鳥先飛,飛得快,飛得高,必須探討一條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路子?!倍?,“因地制宜”之論,在今天的主旨演講中,已豐富發展成這樣的體會: “我們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
2在任浙江省委書記時,多次強調要自力更生
在浙江任省委書記時,習近平結合浙江實際,多次強調要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十八大之后,他在河北阜平提出, 擺脫貧困,一定要找到“內生動力”。
3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對“精準扶貧”的要求逐漸成型
今年6月在貴州調研時,他第一次系統地提出,要切實做到“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今天,他在主旨演講中再次 強調了這“六個精準”。在貴州部署扶貧工作時所講的找準“窮根”、明確靶向等詞語,也出現了今天的演講中。
務實:把減貧宏愿落實、落細、落小
“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這9個字,習近平這兩年也屢次提到。這是對他“精準扶貧”論的闡釋。三個反復強調的“真”,體現了他一貫要求的“嚴”與“實”。
今天,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強調,我們要“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一起抓扶貧,層層落實責任制的治理格局”;我們要“確保各項政策好處落到扶貧對象身上”。不久前,他曾經在一次到村里“看真貧”時講,我們“不能用手榴彈炸跳蚤”,意思是扶貧工作千萬不能大而化之。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的扶貧觀,靠著“吃苦 用情動腦”煉成,最終以“務實”的承諾和部署,展現給中國老百姓,也展現給國際社會。這不只是他個人的思考、探索,這也不只是他個人的財富。在中國特色的扶貧開發道路上,億萬中國人,正帶著這些思考,探索前行。
文丨央視特約評論員 楊禹
來源/央視新聞
本期監制/周慶安
主編/唐怡
編輯/紀之文 王爍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