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美國無人機 外媒稱,15日,“截擊”網站公開了一系列關于美國無人機項目的信息,這些信息是基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泄露的一批機密文件。 據美國沃卡蒂夫新聞網站10月16日報道,這些信息提供了一個對于這個項目的簡要了解。以下是五項關鍵性信息: 1.大量的非預定目標 一些機密文件顯示,美國無人機項目殺害的人數較之白宮公開承認的要多得多。關于在阿富汗開展的一次特別行動“干草人”行動的一份報告顯示,在這個持續了5個月的行動期間,無人機打擊造成的90%的死難者都是非預定目標。文件還顯示,在2012年1月到2013年2月之間,美國特種部隊空襲造成超過200人死亡。在這些人中,僅有35人是預定目標。“截擊”網站認為,這些發現否定了白宮和五角大樓關于無人機打擊精確、幾乎沒有造成平民傷亡的多次表態。 2.錯誤的信號,錯誤的結果 文件顯示,美軍嚴重依賴所謂的“信號情報”——如來自電話、計算機和通信攔截的元數據——在索馬里和也門等國實施定向的無人機攻擊。但是,這些文件也承認了這些工具的局限性。 3.認識你的敵人 根據泄露的報告,美軍將在無人機打擊中被殺死的人都稱為“EKIA”,即“行動中被殺死的敵人”。其中包括并非是某次襲擊預定目標的人。“截擊”網站指出,盡管文件中并未說明,但是很有可能這些所謂的“EKIA”中的一些是女性、兒童和其他平民死難者。 4.所謂的“殺人鏈” 多年來,關于美國無人機項目背后真正的官僚機制以及每次打擊事實上是如何批準的有很多猜想。現在拜泄露文件中的一個幻燈片所賜,一切猜想都可以結束了。幻燈片中包含一場無人機打擊背后指揮鏈的流程圖。泄露文件中的一個關鍵性信息是:奧巴馬總統個人批準每一次針對預定目標的打擊,但是未必批準每一次獨立打擊。 5.“距離的暴政” 一些泄露的報告稱,地理會對美軍如何開展一場無人機打擊產生深遠的影響。根據五角大樓情報、監視和偵察特別小組的一份遭泄露的研究報告稱,美國無力對目標展開全天候監視,而且必須通過重重關卡才能獲得對于一場無人機打擊的批準。這個小組將這種局限性歸因為“距離的暴政”。 |
相關閱讀:
- [ 10-16]美在非設無人機基地 追蹤“博科圣地”動向
- [ 10-13]無人機市場亂象:山寨成風 缺乏行業監管和規范
- [ 10-09]華農“富二代怒砸無人機”續:幕后推手被刑拘
- [ 10-09]“富二代怒砸無人機”視頻推手涉尋釁滋事被刑拘
- [ 09-28]韓軍方擬研發激光攔截系統應對朝“小型無人機”
- [ 09-22]“富二代怒砸無人機”為假新聞 系校外人員在拍戲
- [ 09-21]研究人員操縱無人機造橋 揭示建筑自動化前景
- [ 09-18]美軍無人機空襲巴基斯坦西北部致7人死亡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