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對當前中國經濟的6點判斷
2015-10-18 07:13:47??來源:中國政府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李艷 |
分享到:
|
4、互聯網 “雙創” “中國制造2025”,或將催生中國的一場“新工業革命”。 許多人都有個誤解,以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只是搞搞簡單的服務業,搞搞網上銷售,其實遠遠不是這樣。這是充分調動億萬人民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一個大舞臺,也是最大的結構性改革。我最近翻了好幾本關于創客、互聯網的書,千千萬萬的創客通過互聯網平臺,改造升級創新傳統制造業,被稱為是一場“新工業革命”。我們的互聯網 “雙創” “中國制造2025”,或將催生中國的一場“新工業革命”。 我過去講過很多這方面的例子,利用互聯網平臺,吸引全社會力量參與改造傳統制造業,同時也提升制造業產品需求。我們說,要促進新型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工業智能改造升級,現在我們的經濟生活中已經出現了大量這樣的鮮活生動的事例。要通過創新供給、擴大新業態等,促進產業和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5、新型城鎮化是我國經濟的巨大潛力和優勢。 鞏固當前的基本面,首先要不斷改造升級傳統動力。當前的三大動力中,有效投資的余地仍然很大,中西部鐵路、公路,大型水利基礎設施仍有很大投資空間。我到中西部地區去和農民交談,大家提到最多的就兩個字,一個“水”,一個“路”。不光是主要公路,還有鄉鎮小路;也不光是大水利工程,還有許多配套水利設施缺口都很大。有效投資的需求確確實實是存在的。 我們說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關鍵在于新型城鎮化這個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優勢。要抓住歷史機遇,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并進,帶動擴大有效投資和消費。要加快推進水利、中西部鐵路、棚改、城市地下管廊等重大項目建設,促進產城融合,多措并舉推動消費升級,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投資方式和投資程序也要改革,要積極吸引外資、民營資本。學會利用市場手段,采取公私合營(PPP)等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要用新辦法,采取新措施,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6、鼓勵干事,就要有“容錯機制”和“激勵機制”。 我們說,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怎么發展?還是要靠實干。改革開放30年來,各地方積極性充分調動,競相爭先,造就了中國經濟騰飛的奇跡。今天,我們仍然要挖掘其中的潛力。要充分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營造各地競相爭先的發展環境,鼓勵各地積極有為,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鼓勵干事,就要有“容錯機制”和“激勵機制”。尤其是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更需要各地方因地制宜、各顯其能。只要出于公心,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不是謀私利,符合改革大方向和地區實際,我們就不應該求全責備。對地方想干、應該干的事,中央各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 對“不作為”的干部要堅決處理,同時也要強化“激勵機制”。最近中央出臺了“干部能上能下”制度,要與之有效銜接。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要把是否造福百姓,作為衡量干部“能上能下”的標準。另一方面,已經下撥的資金、批定的項目,如果逾期落實不了,該收回的就要收回,要調到那些愿意干事的地方。 正是幾十年來的不懈努力,創造了今天這樣巨大的成就。但我們必須要看到,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經濟會繼續面臨十分艱苦的挑戰。不僅要發揚過去“實干”的傳統,還要加倍“巧干”“會干”。既要加速提升舊動能,又要精心培育新動能,實現新舊動能協同作用。這其中要使的勁,運用的智慧就比以往更多。 領導干部在位,使對勁是發展的動力,不干和使錯勁也可能是發展的阻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全年任務和目標要確保完成。同時,更重要的,要為明年打下堅實基礎。各地區各部門一定要主動作為,奮力爭先,不負歷史和人民對我們的重托。 |
相關閱讀:
- [ 10-17]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傳遞的信心
- [ 10-16]李克強:催生新的動能 實現發展升級
- [ 10-15]李克強:依靠深化改革開放破解發展難題
- [ 10-15]《求是》雜志發表李克強總理文章《催生新的動能 實現發展升級》
- [ 10-15]李克強會見克羅地亞總統
- [ 10-15]李克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
- [ 10-15]《求是》發表李克強文章:催生新的動能 實現發展升級
- [ 10-15]李克強會見克羅地亞總統:愿同克方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