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省長書記曾建議別曝光 仍被中紀委點名通報
2015-10-20 12:14:1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每個案件信息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的發布,都是一次強烈震動和震懾,有力地傳遞中央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的堅定決心。”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說,“‘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反腐高壓態勢就是要讓領導干部不敢腐,守紀律、講規矩。” 對于點名道姓通報的威懾力,一些受了處分的干部深有感觸:“只要不點名道姓地進行通報,給個什么處分都行,咱丟不起這個人?!痹谶@一點上,河南省襄城縣紀委干部魏永濤也表示認同,“現在部分黨員干部不怕給個黨政紀處分,而怕在一定范圍或網站上進行點名道姓通報,根本原因是怕丟人”。 以上看法更是印證了一個觀點:點名道姓通報,點中了違紀人員的“麻骨”和“七寸”?!斑`紀人員怕的,就是我們要的。”內蒙古寧城縣紀委書記李春祥說,“只有點名道姓才能起到敲山震虎、舉一反三的教育和警示作用?!?/p> 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信號: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學思踐悟”系列文章指出,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越往后執紀越嚴,要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行為列為審查重點,作為紀律處分的重要內容,拿著放大鏡去找,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含糊。 以最近剛結束的中秋國慶節點“每周通報”為例,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行為列為重點,把違紀者的姓名、單位、職務等信息公之于眾。 梳理中央紀委公開進行的通報可以發現,盡管性質、內容各異,但均體現出“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要求,也釋放出“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 “破法”者必先“破紀”。實踐證明,貪污腐敗問題無不是始于違反紀律,不正之風恰恰是滋生腐敗的溫床。從這一點看,點名道姓通報,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也是遏制腐敗蔓延勢頭的有效之舉。 |
相關閱讀:
- [ 10-19]中紀委:接到對紀檢干部反映 一封信都要認真處理
- [ 10-17]五中全會臨近,中紀委放出哪些“大招”?
- [ 10-15]中紀委自身反腐“組合拳”:清理門戶 破“燈下黑”
- [ 10-12]中紀委“打虎”觀察:反腐不設禁區 不循慣例
- [ 10-04]中紀委官網披露節日如何盯“四風” 酒店門口盯公車
- [ 10-03]中紀委“反四風一鍵通”新增加“舉報查詢”功能
- [ 09-30]中紀委:8月4453人違反“八項規定”受處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