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合作國際影響力日漸擴散 美國獨霸的時代走向終結
2015-10-23 07:11:05?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習近平訪英的影響力遠遠超出英倫三島。即使在歐洲,羨慕忌妒的聲音也不少。《南德意志報》就呼吁歐洲不能被中國分化,要努力實行統一的中國政策。該報稱,習近平訪英行程的議題之一是——“新絲綢之路”。按計劃,這一項目的最終愿景是: “新絲綢之路”將使歐洲、俄羅斯和中國在“多元化”的世界秩序里為惠及各方而更加緊密合作。中國目前已強大到能夠使雙邊關系中產生一方的依賴性,所以歐洲統一的中國政策“迫在眉睫”。文章稱,“新絲綢之路”讓歐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急需一個統一的中國政策,“讓中國依據喜好在歐洲分配其利益、拆分歐洲各國,歐洲可招架不了”。 然而該報道沒提到的一個事實是,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將于近期再次訪華。 而美國和日本的心態也許更不平衡。《日本經濟新聞》22日的分析擔憂地稱,中國與歐洲的關系進一步拉近。注重實際經濟利益的歐洲國家與對中國強化海洋戰略加強警惕的日美之間,對華政策的立場有著明顯差別。英國希望將中國的投資資金用于本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法國和德國等紛紛加強與中國商貿關系的背景下,英國不希望輸給他國。美國打算近期向南海派遣艦隊,但南海問題對于距離遙遠的歐洲來說,缺乏迫切感受。文章稱:“避開人權、網絡攻擊和南海問題,積極獲取現實利益,對歐洲各國來說或許是合理的行動。但是,在中國尋求挑戰美國霸權,不斷擴大影響力的情況下,有可能失去對中國的遏制。”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社論稱,作為在國際外交上縱橫捭闔兩百多年的老牌帝國,英國決定倒向中國的外交判斷,透露的除了是倫敦決策圈的老謀深算,更是冷戰后美國獨霸的時代正式走向終結。中美實力的消長,勢必讓國際地緣政治在接下來充滿諸多不確定性。與美國有著文化、語言和歷史深厚淵源的英國,還可以仗著這層特殊關系拉攏中國,意圖左右逢源;缺乏這些條件且又比英國弱小的國家,在這種曖昧不明的國際大勢里,恐怕更舉棋不定了。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派特約記者 黃培昭 孫微 陳一 白云怡】
|
相關閱讀:
- [ 07-01]李克強妙論中歐合作: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 [ 06-29]《歐洲時報》專訪駐比大使曲星:中比中歐合作承上啟下
- [ 06-29]前駐法大使趙進軍稱李克強訪歐將進一步深化中歐合作
- [ 06-25]中歐合作進入“再加速”通道
- [ 02-07]楊潔篪:以建交40周年為契機 推動中歐合作提質升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