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提示關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的嚴重不良反應
2015-10-23 14:09:05??來源: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第六十八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示關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的嚴重不良反應。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主要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癥及其他各種精神病性狀態的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的治療。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反應,此外還有一些嚴重不良反應,如粒細胞缺乏癥、糖脂代謝異常,使用時不注意可能帶來嚴重后果。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可引起白細胞減少,嚴重時可致粒細胞缺乏癥,使機體對病原體的防御能力降低,導致感染甚至危及生命。該類藥品還可引起血脂升高、體重增加,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或引起血糖升高或糖尿病,嚴重可致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或死亡。在國家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數據庫中,自2004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粒細胞缺乏癥的報告數量占總體報告數量的5.9%,引起的糖脂代謝異常的報告數量占總體報告數量的3.5%。此外,國外研究表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用于老年癡呆癥患者精神行為異常的治療時,此類患者的死亡率升高。 根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數據庫分析情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建議: 1.對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存在的嚴重不良反應及其風險因素,醫護人員應充分認識并予以關注。醫生在處方藥品時,應仔細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使用期間應加強用藥監護,進行必要的監測。應與患者及其家屬或監護人員充分溝通藥品存在的風險,指導患者正確、合理用藥。 2、患者應遵循處方醫生的建議,按要求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應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了解藥品的不良反應及預防措施。對于醫生提出的定期監測血糖、血脂、血細胞計數等要求應充分理解并積極配合,服藥后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診。 3、藥品生產企業對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潛在的嚴重風險應予以高度重視,采取積極、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應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及分析評價工作,對于說明書中風險提示不足的,應及時修訂和完善,并應采取有效途徑,加大與醫務人員和患者的溝通與交流,及時傳遞最新藥品安全信息。 |
相關閱讀:
- [ 10-22]莆田城廂食品安全知識講座“走進”夜間學堂
- [ 10-21]前三季度漳州出口東盟食品農產品突破3億美元
- [ 10-21]做好迎接省食品安全考評驗收工作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