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習近平主席訪英,見女王、會首相、約公爵,只為一個核心,就是將中英關系做兩個字提升,這兩個字,對中英和世界都有重大意義,這兩個字就是“全球”。習卡兩位元首共同將兩國關系從“全面戰略伙伴”提升到“全球全面戰略伙伴”,可謂一字千金、兩字連城。
?
圖為:2015年10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倫敦參觀國際移動衛星公司。
一、讓合作更持久
中國和英國都是歷史悠久充滿活力的偉大國家,在21世紀都煥發出新的光彩。一樣輝煌的歷史,共同期望發展的志向,架起兩國持久合作的橋梁。
習近平指出:“中英雖然地處亞歐兩端,卻長期彼此吸引。新中國成立以來,兩國關系創下了多項‘第一’。英國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也是率先同中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歐盟國家;是除香港外最大人民幣境外交易中心,也是吸引中國留學生、開辦孔子學院最多的歐盟國家。英國還是首個發行人民幣國債的西方國家、最早申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西方大國。中英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中英關系發展的源泉來自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支持、友誼。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也是各國同舟共濟、攜手共進的時代。在這樣偉大的時代,站在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新起點,中英兩國攜手,恰逢其時。”
中英關系的歷史淵源深厚悠遠。1792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以為乾隆帝祝壽的名義來到中國。這是到達中國的第一個英國外交使團,是中英之間最重要的一次早期正式交往。1950年1月,英國在西方國家中率先承認新中國。1954年,兩國建立了代辦級外交關系。1972年3月,中英兩國簽署聯合公報,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系。中英之間全面外交關系逐步建立。
2004年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以來,各領域各層次的務實合作不斷拓展和增強。英國是首個發行人民幣主權債券的外國政府。自2011年倫敦啟動建設離岸人民幣市場以來,英國在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獲得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初始額度、發行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等多個領域屢創先河。2014年6月,中國建設銀行作為亞洲以外首家人民幣清算銀行落戶倫敦,此舉填補了倫敦在人民幣交易設施上的空白,并讓英國更有條件成為全球外匯交易中心。2014年9月,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在倫敦發行首支20億元人民幣債券。2014年10月,英國政府發行30億元3年期人民幣債券,成為首個發行人民幣主權債的外國政府。困擾中資銀行發展多年的分行牌照問題得以解決,中國工商銀行倫敦分行成功開業,中國建設銀行已取得分行牌照,同時勞埃德銀行等英資金融機構獲準在北京設立分行。
英國在發達國家中,率先宣布申請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成員國。2015年3月12日,英國向中方提交了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投行的確認函,正式申請加入亞投行。英國是第一個謀求成為亞投行成員的主要西方國家以及首個七國集團成員國。英國的加盟是亞投行朋友圈中舉足輕重的一環,英國的加入給亞投行賦予更多的國際金融機構色彩。習近平強調:“中英兩國投資經貿合作持續發展,兩國金融合作起步早、發展快、潛力大。只要條件具備,中國愿意積極考慮加強兩國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中英兩國的人文交流是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英兩國文化雖有差異,但也有共通性,可以在許多方面形成共鳴。習近平指出:“正是因為有了差別,世界才多姿多彩;也正是因為有了分歧,才需要聚同化異。”“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文化交流對于深化中英人民間的相互了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習近平指出:“國家關系歸根結底是人民之間的關系。”“國與國關系歸根結底需要人民支持,最終也服務于人民。”推動兩國人文領域交流合作,促進兩國人民心靈相通,文明互鑒,才能為兩國關系發展夯實民意基礎。
?
圖為:2015年10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倫敦出席全英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年會開幕式。
這是習近平和約克公爵安德魯王子共同為全球第1000所孔子課堂——奧特利爾中學孔子課堂揭牌。
二、讓合作更開放
開放是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基本色。習近平指出:“要堅定不移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堅定不移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堅定不移引進外資和外來技術,堅定不移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開放是世界發展的潮流和趨向。沒有開放就沒有國際合作,沒有開放就沒有快速發展。中英兩國早已把開放的種子灑遍角角落落。1684年,英國商人在廣州設立商館進行貿易,中國同英國之間建立了正式通商關系。1954年4月,“48家”集團正式成立。1979年8月,英國與我國簽訂了長期經濟合作協定。1980年中英貿易額首次突破10億美元。2015 年上半年,數據顯示,中英貨物貿易額 367.4 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 269.8 億美元,進口 97.7 億美元。貿易往來早已今非昔比。習近平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中英關系總體走在中國同西方關系前列。近年來,兩國關系和合作得到長足發展,正在穩定健康的快車道上加速行進。英國已經成為中國在歐盟內第二大貿易伙伴和投資目的地國,也是除香港外最大人民幣境外交易中心。中國是英國在歐盟外第二大貿易伙伴和在亞洲首要投資目的地。從衣食住行到能源、基建、金融、科研,中英全方位務實合作成果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不斷惠及兩國民眾。”
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英國堅定致力于發展對華關系,愿成為中方最開放的合作伙伴。習近平接受路透社采訪時指出:“英國曾說將成為對中國最開放的西方國家。這是具遠見及策略性的選擇,完全符合英國自身長遠利益。中國期待和英國有更廣、更高、更深層次的往來。”習近平說:“中方贊賞英國表示愿做對華最開放的合作伙伴,我們愿同英方一道,確保中英關系在更高水平上持久穩定,堅持中英合作在更廣領域開放包容,實現中英關系在更大范圍互利共贏。中英雙方要相互尊重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相互尊重各自選擇的發展道路。要共同致力于以合作共贏的方式處理好彼此關系。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看待對方,和而不同。”“我們要堅持開放包容的心態,視彼此發展為自身機遇,繼續靈活務實推進雙方合作,加快各自發展戰略對接,深化經貿、投資、金融、基建等各領域合作,加強人文交流,共促東西方文明對話,共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和促進世界文明多樣化。”“我期待英方繼續在對華各領域合作中做引領潮流、開放包容的典范,成為西方同中國合作的領跑者,以實際行動踐行‘中國在西方世界的最強支持者’。”
?
圖為:2015年10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倫敦唐寧街首相府同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會談。
三、讓合作全球化
全球性的廣泛合作是當今國際關系發展的大趨勢。隨著中英高層交流頻繁,政治互信不斷增強,中英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不斷深化和拓寬與國際組織、區域組織和各國的合作,實現全球性的戰略合作,共同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說:“從中英合作產生的效應和意義看,都超越了雙邊和地區,具有全球性意義。”
中英兩國都是二戰重要戰勝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國家,應該攜起手來共同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規則的構建,共同推進區域和全球問題的解決。中英在伊核問題、朝鮮核問題、自貿協定、環境保護等方面,有著共同的責任和多邊的合作行動。習近平強調:“要堅持以合作共贏的理念,推動兩國關系和全方位合作不斷深入發展,并以中英合作良好勢頭助力中歐合作,助推亞歐共同發展。”“ 要堅持以開拓進取的精神,在雙方合作中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挖掘新潛力、激發新活力、增加新動力,在國際合作中敢為人先,引領世界發展和改革潮流。”“要堅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視彼此發展為自身機遇,繼續靈活務實推進雙方合作,加快各自發展戰略對接,共促東西方文明對話,共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和促進世界文明多樣化。”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說:“中英關系正進入嶄新的時期。兩國關系日趨穩定成熟,政治互信不斷加強。雙方充分發揮兩國總理年度會晤及中英經濟財金對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和戰略對話‘三大支柱’的引領作用,積極推動各領域合作,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中英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二十國集團主要成員,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共同應對21世紀的全球挑戰,兩國關系的全球性和戰略性不斷增強。”
英國卓有遠見地加入了由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受到中國的歡迎。習近平指出:“中國積極評價并歡迎英國加入亞投行,愿同包括英方在內的各意向創始成員國一道,將亞投行打造成專業、高效的基礎設施投融資平臺,為亞洲和全球發展事業作出積極貢獻。”在亞投行這個多國俱樂部里,中英和其他成員國將共同參與運作規則的制定,參與銀行的管理和經營。當英國簽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時,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說:“今天的正式簽署,標志著我們的經濟計劃邁出了重要一步——在英國與亞洲快速增長經濟體之間,在政府、公司和企業等各個層面建立更加深厚的伙伴關系。亞投行將有助于對亞洲和世界各國經濟關鍵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投資,我也相信我們從初期就參與其中,將有助于為英國企業創造巨大商機,為英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貫穿南北,海陸共濟,涵蓋亞太、中東西亞、歐洲和非洲,是國際多邊合作的項目。英國并非古絲綢之路國家,也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但是英國主動提出將英格蘭北部振興計劃與“一帶一路”戰略對接,向世界發出非沿線國家也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信號,開啟全球化合作新模式。卡梅倫說:“英方愿積極參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建設,將積極研究同中方加強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英工商峰會上說:“中英共同倡導開放市場的理念相近,推進自由貿易、擴大雙向投資的意愿相同。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開展合作大有可為,潛力巨大。”“‘一帶一路’是開放的,是穿越非洲、環連亞歐的廣闊‘朋友’,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添加進入‘朋友圈’。‘一帶一路’是多元的,涵蓋各個合作領域,合作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一帶一路’是共贏的,各國共同參與,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實現共同發展繁榮。這條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
中英相距9000公里,相隔8個時區,本是跨越時空的合作,現在兩國元首托起兩國“全球”級合作,兩國之間陡然變成零距離合作。兩個字的變化,是世界級的改變,是全方位的提升,是更親密的合作。正像習近平所說,“中英相隔萬里,但雖遠猶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