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文本將公布 中國專家預估五大效應“誤區”
2015-10-27 19:23: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趙舒文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 董冠洋)歷時5年多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于本月初宣布完成。依程序耗時推算,協定的正式案文或于11月初公布,并在2017年下半年或2018年初完成各成員國內批準程序,正式生效。TPP將對全球經貿格局產生何種效應?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回應了五大預估“誤區”。 “TPP將致對華貿易大規模轉移?”沖擊有限 TPP共有12個成員,占全球經濟比重達40%。中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曾估算,中國不加入“大TPP”,4年內會因此損失2.2%的GDP。 “我們要有一個戰略自信。自信來自于什么?就是中國是全球潛力最大的市場。”一位商務部官員對記者說。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劉晨陽分析,“我們通過模型測算、實際部門估算,主要體現在越南、墨西哥的紡織品、服裝、鞋帽短期之內可能對中國產生影響,但其他更多方面影響有限”。 事實上,TPP對中國也有“正面效應”。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建平認為,TPP將倒逼改革提速,亦將加速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使更多中國國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有更強動力轉移至越南、馬來西亞,“騰籠換鳥”吸引高技術含量的投資。 “中國應否立即加入TPP?”把握寶貴“觀察期” “這種想法是非常不客觀的,也為時過早”,張建平對中新社記者分析,程序上講,中國作為后來者,需與12個成員一對一談判加入,周期太長;中國在制度條件、開放水平上與TPP標準有所差異。 事實上,TPP之“高水平”就在于傳統自貿安排多聚焦于關稅、貿易壁壘等邊境上措施,而TPP以很大篇幅對環保勞工、國有企業、政府采購等邊境后議題加以規制。“TPP更多體現了發達國家的利益訴求,因為在全球產業轉移過程中,發達國家將勞動密集型產業等大量制造業轉移至發展中國家,而生態、勞工等問題顯然都集中在這些階段”,張建平分析。 有鑒于此,現階段實際上是中國寶貴的“觀察期”,對越南、馬來西亞等TPP發展中成員對規則的適應性、實施程度、扛壓程度進行觀察,以做決策。 “亞太經貿何去何從?”“兩軌合一”推進一體化 有分析認為,亞太地區出現了美國主導的TPP和中國主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兩大貿易集團。“亞太地區只有淡化主導論,才能讓所有成員密切合作,強化發展”,張建平分析,RCEP更多體現了靈活度,照顧了中國、印度、東盟在內的更多發展中經濟體的舒適度;而TPP則更多體現了發達國家的立場。 “‘RCEP、TPP是兩條途徑,可以成為建成亞太自貿區的支撐”,商務部官員說。張建平建議,中國重點助推RCEP盡快達成協議,“TPP的規則談判中沒有體現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發展中國家加入也不再擁有談判權利,通過‘兩軌合一’推進亞太自貿區,能夠體現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 “TPP取代WTO規則?”發展中國家不會棄權 美國主導的TPP和其力推的TTIP(美歐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會最終擴展并取代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嗎?“地區性貿易投資規則的多邊化是有可能的,例如APEC環境產品清單已拉入WTO規則框架下”,劉晨陽分析,區域規則一旦被絕大多數國家接受,則更容易被引入多邊框架。 不過,劉晨陽也指出,WTO擁有161個成員,數十年所形成的框架對當前經濟全球化形成強力支撐,而TPP涵蓋12個成員,能否吸收進更多的發展中國家仍是未知數;此外,數十年國際貿易規則實踐,使中國、巴西等發展中經濟體在WTO中始具備話語權,“現在正是要利用規則體系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的時候,多邊貿易體系一定要堅定地走下去”。 “TPP連帶影響?”刺激各FTA談判提速 “TPP會對地區或全球規則談判帶來加速效應。”在張建平看來,TPP不會讓貿易自由化的其他軌道消失,反而會刺激中韓、中澳、中日韓、RCEP等自貿談判提速。“以TPP為撬杠,亞太地區貿易自由化水平會提高,中歐一體化進程也可能為應對美國而提速。” TPP到底是好規則還是壞規則?張建平稱,這是自由貿易協定發展的一個新方向。劉晨陽認為,“沒有好與壞,只有適應與不適應”。(完) |
相關閱讀:
- [ 10-17]臺入TPP藍綠都支持 “二師兄”成攔路虎
- [ 10-13]專家:TPP亞洲謀變 中國應以更高層次開放應對
- [ 10-12]看世界|三分鐘看懂TPP
- [ 10-10]國際 日本政府TPP綜合對策草案出爐 | 高官要求女性“生育報國” 遭炮轟
- [ 10-10]日本政府TPP綜合對策草案出爐 力圖消除不安情緒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