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8日電 據外媒28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把火腿等加工肉制品列為“致癌物”,紅肉則是“致癌可能性較高”的食物,不過專家指出,人們無須因此因噎廢食,但平日無肉不歡的人或許應該減少肉類的攝取量。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日前發表報告,稱有足夠證據顯示,食用加工肉制品會導致人類罹患結腸直腸癌;生鮮紅肉,即牛、羊、豬等哺乳動物的肉,“致癌可能性”則僅次于加工肉制品。 不過,該機構也聲明,肉類“具有已知的健康益處”。其他專家也認為,沒有理由因為這份報告而不吃牛排,因為肉類是鐵質、鋅、蛋白質與維生素B12等重要營養素來源,人類從肉類攝取這些營養比從植物攝取更容易吸收。 英國癌癥研究會指出:“長期大量進食肉類對一個人的身體健康不會有益處,但是每周吃幾次牛排、培根三明治或許并不是需要擔心的事。總的來說,這方面的風險比起其他癌癥相關因素來說要低很多,比如說吸煙。” 對于IARC報告中,指每人每天攝入50克加工肉制品,可導致罹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增加18%的觀點,英國癌癥研究會認為,“這只是大概的數字,每個人在這方面的風險都不一樣,因為其中還存在許多不同的作用因素”。 該研究會的流行病學家湯姆·基說:“如果你的攝入量很高的話,你或許應該考慮減少分量。你可以在晚餐選擇魚類而不是香腸,或者在午餐選擇沙律而不是培根生菜番茄三明治。” 肥胖和缺乏運動更容易患癌癥 英國營養學家倫德則認為,肥胖和缺乏運動引發癌癥的風險更高。她說:“大致而言,我認為一天攝取一份肉類,搭配大量蔬菜水果與燕麥纖維,外加運動和體重控制,有助降低大腸直腸癌風險。” 英國食品研究所的約翰遜說,飲食中包含大量肉類可能是美國、西歐和澳大利亞人罹患腸癌風險相對較高的眾多可能原因之一。不過他也指出:“幾乎沒有證據顯示,英國素食者罹患腸癌的風險比葷食者來得低。” 這些專家認為,從統計數據來看,肉類飲食的致癌風險遠低于吸煙與空氣污染。倫敦國王學院營養學教授桑德斯說,一般的建議是把紅肉的攝取量限制在每周一到兩次,相當于兩塊牛排或三個漢堡。 |
相關閱讀:
- [ 10-28]世衛組織稱培根火腿可致癌 專家建議兒童不要吃
- [ 10-28]世衛組織應該告訴我們什么
- [ 10-28]世衛“肉制品致癌報告”發布者釋疑:我也每天吃肉
- [ 10-27]世衛機構公布致癌等級 香腸火腿成“致癌物”
- [ 10-27]世衛組織稱吃加工肉確實致癌 質疑聲音涌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