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不容忽視。記者張若凡攝 男性精子質量每年下降1% 廣西醫科大一附院的一項調查結果令人擔憂 廣西約6成大學男生 “小蝌蚪”清湯寡水 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衡量男人的健康狀況,“小蝌蚪”的質量是硬指標。目前,男性精子質量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40年來,“小蝌蚪”數量損失了一半。在廣西19所大學的男生中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近6成“學生哥”精子質量不合格。 數據 精子“及格線”一降再降 當天,廣西醫科大一附院舉行“世界男性健康日”義診活動,呼吁男人關注自己的健康。義診活動早在一周之前就在該院微信服務平臺“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掌上醫院”進行預告,因此吸引了很多市民關注并到場咨詢。 該院男性學科主任梁季鴻教授列出一串數字,讓在場的男性心里直打鼓:由于環境變化、工業發展等原因,男性精子質量在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40年來,男人的精子數量已經減少了約50%。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再過二三十年,可能有2/3的人要經過輔助生殖技術,如試管嬰兒技術,才能當上爸爸。 看看這些年來男性精子質量衡量標準的變化,就知道這不是危言聳聽。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人類精液處理和檢驗實驗室手冊》被看成是這一領域的國際參考標準。 在1980年發布的第一版中,精液濃度的正常標準為“每毫升精液中有6000萬個精子”。此后發布的版本,標準一降再降,到第四版已經降到了2000萬。2010年發布的第五版更是引起了業內的很大爭議,因為標準進一步降到了1500萬。 梁季鴻說,對于最新一版,臨床醫生是持保留意見的,因為這種程度的精子,生育能力是不強的,在以前是列入亞健康行列。從中能無奈地看到,全球男性的精子質量都在不斷下降,所以標準也跟著被拉低。 尷尬 每100人捐精只有15人合格 盡管“及格線”一降再降,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男性無法達標。先不說煙酒不離口的那些男人,就連相對“純潔”的大學男生,精子質量都讓人捏把汗。 梁季鴻針對廣西19所高校的6300多名男生做過調查,精子質量分析結果顯示,有近60%的人精子質量達不到正常標準,“很多男生的精液,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不行,清湯寡水的,都沒什么‘料’”。梁季鴻說,要知道現在的標準已經很低了,這樣的“成績單”確實讓人擔憂。并不是說這些男生將來都會不育,但精子質量是男性健康的一個“晴雨表”,質量下降說明健康已經受損,如果不重視,將來有可能會有不孕不育的煩惱。 精子質量下降的另一個結果是,想要“助人為樂”有些力不從心了。設在廣西醫科大一附院的廣西人類精子庫的數據顯示,前來捐精的男性中,只有15%的人精子符合標準。 這是因為精子庫對精子質量的要求更高,精液濃度要達到每毫升6000萬個,不僅要數量,還要質量,每100個精子中,活動精子要超過60個。其實,倒退30年,這就是普通男性的正常水平,無奈今非昔比,如今這個標準已經讓很多人望塵莫及了。 梁季鴻介紹,造成男性精子質量下降的原因除了大環境的變化外,還跟個人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比如大量喝飲料、久坐、吃太多含添加劑的食品、抽煙、喝酒、運動不夠、精神壓力過大等。 現代生活中,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男性不僅體力上透支,在精神上還承受工作和生活雙重壓力,需要喚起整個社會尤其是男性自身對健康的重視。(南國早報記者張若凡) @@ 建議 “封山育林”周期是3個月 “小蝌蚪”出問題會影響生育。在生不出孩子的問題上,很多女性“背黑鍋”。梁季鴻說,實際上,由男性原因造成的不孕不育約占50%。他所在的男科門診,超過一半的人是來看不孕不育的。 診斷結果顯示,這些男性以弱精和少精為主,還有的是精子性狀異常,相當一部分是生殖道感染造成的,特別是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是性病的一種,人群中的感染率能達到15%,發病率不低。 梁季鴻還提醒男性關注精索靜脈曲張,在男性不育原因中約占40%。由于外傷或遺傳等原因,睪丸供血靜脈出現病變,血流不好,影響精子質量。 不少備孕期的男性會把“封山育林”掛在嘴邊上了。怎么封,封多久?聽聽專家的指導。 據介紹,精子的壽命通常在90天左右,因此“封山育林”的周期大約是3個月。在這段時間里,任何一個影響精子質量的事件,比如喝醉酒、服藥等,都對精子有損害。 受了傷的精子也許還是能夠跟卵子結合,成功懷孕,但是有可能影響胚胎發育,或是在更長遠的時間內才顯現出對孩子的傷害。 因此,準備要孩子前,夫妻雙方都要做好備孕工作,包括避免接觸放射線、不碰煙酒、慎用藥物、調整飲食和作息等。同時,雙方都應該去醫院做孕前檢查。 此外,保護男性健康要從娃娃抓起。家長盡量讓小男孩的飲食天然一些,多吃五谷雜糧,少吃含有過多添加劑的食品,多喝水,少喝飲料。 關于男性健康的一組數字 ①我國男性25%有性功能障礙或性心理障礙; ②10%~15%的夫婦有不孕不育癥; ③中國的男科疾病發病率高達51%; ④20~40歲之間的男性中,20%患有前列腺炎,16%患有生殖感染; ⑤40歲以上的男性,50%患有功能性障礙和前列腺增生; ⑥30%~40%的男性有包皮過長或包莖需要手術治療。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最近調查資料) |
相關閱讀:
- [ 09-27]法科學家稱成功制造人類精子 學界質疑真實性
- [ 09-25]法國人造精子獲得專利:卵細胞買賬嗎?
- [ 09-22]以色列計劃引進2萬中國勞工"蓋房子" | 法國科學家聲稱已培育出人造精子
- [ 09-22]人造精子已成功?法科學家已申專利卻遭質疑
- [ 09-08]研究生捐精室死亡引熱議 廈暫未計劃增設精子庫
- [ 08-14]【圖刊】探秘廣西人類精子庫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