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今啟程訪韓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停擺3年后重啟
2015-10-31 07:34: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劉寶琴 |
分享到:
|
中新網北京10月31日電(張尼)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日將啟程訪問韓國,并出席在首爾舉行的第六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分析指,此訪不僅將推動中韓兩國重大戰略實現對接,進一步深化雙邊關系,同時,伴隨中日韓三國合作回暖態勢,東北亞地區合作也有望迎來新局面。 中韓領導人密切互動具示范作用 此訪是李克強就任總理后首次訪韓,也是中國總理時隔5年再次訪韓。中國外交部稱,訪問期間,李克強將出席韓國總統樸槿惠舉行的歡迎儀式,與樸槿惠舉行會談并出席歡迎宴會,會見韓國國會議長鄭義和、韓國國務總理黃教安,并出席一系列重要經貿、人文活動。 縱觀近兩年中韓領導人交往,可謂互動頻繁。2013年6月,樸槿惠打破韓國慣例,就任總統后第二站繞過日本優先訪華,中方亦是罕見連續兩日舉辦歡迎宴以表重視,此訪也被外界評價為“心信之旅”。 2014年7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韓國展開為期2天的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后首次訪問韓國,也是首次專程對單個國家進行的訪問。訪問期間,習近平提出,中韓要做實現共同發展、致力地區和平、攜手振興亞洲、促進世界繁榮的“四個伙伴”。 今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不顧韓國暴發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對韓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9月,樸槿惠則再次來華,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另外,近年來,兩國領導人還在國際多邊場合頻繁會晤。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評價說,韓國是中國周邊重要近鄰,近年來中韓各領域交流合作已進入全面、深入發展的“快車道”。 中國前駐韓國大使張庭延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中韓雙方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近年來兩國關系在不斷提升中,李克強此次訪韓將進一步促進兩國關系向前發展,中韓雙邊關系及經濟合作還會上一個新臺階。 “由于兩國都處于經濟結構調整期,未來雙方合作領域會不斷拓寬,除科技、經貿、文化這些固有合作領域,雙方還會增加包括環保、減排、反恐在內的合作。”張庭延強調。 也有分析指出,中韓兩國高層領導良性互動具有重要的階段性意義,對促成中日韓合作乃至整個東亞經濟合作會產生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4年10月4日,韓國仁川中華街進行中國傳統舞龍表演。仁川于10月3日起在中華街舉辦為期三天的 “中國文化旅游慶典”,以促進中韓兩國的文化交流。中新社發 賈天勇 攝 中韓“四大戰略”對接影響深遠 中國外交部介紹稱,李克強訪韓期間,中韓領導人將就推動中韓關系發展、增進兩國政治互信、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深入交換意見,重點推動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韓國“創造型經濟”、“中國制造2025”與韓國“制造業革新3.0”、兩國開拓第三方市場政策、中國“一帶一路”與韓國“歐亞倡議”四項發展戰略實現對接。 其實,早在今年9月,李克強在北京會見來華訪問的樸槿惠時就曾指出,中韓雙方要更多依靠創新驅動,對接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入開展新能源、智能制造、綠色低碳等戰略新興產業合作。發揮并擴大中韓自貿協定積極效應,挖掘經濟互補潛力,推進裝備制造、科技、創意、金融等合作。樸槿惠亦表示,韓中政治、經濟關系已發展到戰略合作層面。 對于中韓兩國間的戰略對接前景,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査道炯評價稱,中韓產業之間的差距相對較小,合作基礎好。雙方在開拓第三方市場等方面加強合作對接,可有效避免企業惡性競爭,對“一帶一路”建設也將起到推動和促進作用。 另外,作為中韓關系發展的“壓艙石”和“推進器”,兩國經貿領域合作也有望借助此訪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童道馳透露,此訪期間,兩國政府將簽署一系列經貿合作協議,涵蓋共同開拓第三國市場、創業創新、經濟發展戰略對接、智能制造、環境保護、貿易便利化、投資合作、知識產權、檢驗檢疫、產業園建設、經貿發展規劃等眾多領域,充分體現中韓經貿合作的重點領域和未來發展方向。 張庭延表示,今年6月中韓自貿協定簽署以來,兩國經貿合作不斷升溫,并將會保持這一態勢,今年雙方的貿易額有望接近或突破3000億美元大關,未來,優化和調整兩國貿易結構將是重點發展方向。 |
相關閱讀:
- [ 10-31]李克強談教育喝黑啤 中德總理安徽上演“老友記”
- [ 10-30]李克強對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作出重要批示
- [ 10-30]李克強與德國總理共同參觀合肥學院
- [ 10-30]李克強與德國總理共同出席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座談會
- [ 10-30]李克強在安徽考察時強調 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 不斷深化改革開放 持續增進人民福祉
- [ 10-30]李克強:加快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 確保農民長期受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