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今啟程訪韓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停擺3年后重啟
2015-10-31 07:34: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劉寶琴 |
分享到:
|
資料圖:2015年9月2日下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釣魚臺芳華苑會見來華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韓國總統樸槿惠。中新社發 劉震 攝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重啟 地區合作迎新局面 此次出訪韓國,李克強還將出席在首爾舉行的第六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受地區政治因素影響停擺3年多后,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機制再次重啟,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會談重啟從某種程度上釋放了中日韓三國合作回暖的信號。”張庭延分析,雖然三國在歷史認知上仍存在重大分歧,但三國應從大局出發,相向而行,縮小分歧,面向未來。 査道炯表示,此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0 3”)、東亞峰會等一系列年度重磅會議前重啟,表明中日韓“有管控三國之間分歧的能力”,不會成為后續其他會議的羈絆和阻礙。 據悉,與會期間,李克強將與韓、日領導人就國際產能合作、技術創新、經濟發展戰略對接、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建設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推動貿易便利化、財金合作、宏觀政策協調、奧運經濟、地方經濟合作、環境保護、循環經濟等經貿議題深入交換意見,預計將達成廣泛共識。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楊伯江認為,三國產業合作不僅會在技術層面上推動東亞地區合作,也會從氣氛上營造和諧合作的地區環境,有助于地區緩和與和解。 對于早前曾進行多輪談判但進展緩慢的中日韓自貿區建設議題,張庭延分析稱,政治因素對自貿區談判、經貿合作起到相當大的影響,目前中日關系、日韓關系從某種程度看正在走向正常化,交流合作逐漸擴展,中方、韓方為此都做出了很多努力,但要看日方如何對此進行呼應。 人口總數占世界的20%左右,經濟總量占亞洲的70%、世界的20%,外匯儲備占世界的47%,對外貿易總額和對外投資總額均占世界的20%……中日韓三國在世界經濟版圖和國際經貿合作中占據重要位置。 27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出席中日韓研討會時指出,中日韓三國是亞洲重要國家和東亞主要經濟體,肩負著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的重大責任。他強調,三國理應排除干擾,攜手共進,共同朝著睦鄰互信、全面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方向前進,努力實現2020年建成東亞經濟共同體的既定目標。 “促進東北亞地區經濟一體化的前提是,中日韓三國都要有相同的愿望,且都能夠在歷史等重要問題上有基本認同,這是推進一體化進程的根基。”張庭延強調,中日韓三國關系的正常化對東北亞地區乃至整個亞洲局勢都將產生巨大影響。(完) |
相關閱讀:
- [ 10-31]李克強談教育喝黑啤 中德總理安徽上演“老友記”
- [ 10-30]李克強對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作出重要批示
- [ 10-30]李克強與德國總理共同參觀合肥學院
- [ 10-30]李克強與德國總理共同出席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座談會
- [ 10-30]李克強在安徽考察時強調 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 不斷深化改革開放 持續增進人民福祉
- [ 10-30]李克強:加快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 確保農民長期受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