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福林: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時間窗口期在2020年
2015-10-31 19:33:56??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31日稱,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時間窗口期在2020年,“十三五”重在謀劃把握好經濟轉型與增長的路徑選擇。 遲福林在新興經濟體智庫2015年年會作《“十三五”:經濟轉型趨勢下的改革選擇》主旨演講時判斷,“十三五”是中國經濟轉型與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關節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化解短期增長壓力、形成可持續增長的希望在2020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邁向高收入國家行列的關節點在2020年。 遲福林分析,中國經濟進入工業化后期,增長轉型改革高度融合的特點突出。目前“中國制造”正由生產型制造業為主向服務型制造業為主轉型,規模城鎮化加快向人口城鎮化轉型,消費結構正處于從物質型消費為主向服務型消費為主的快速轉型?!笆濉睂⒒拘纬梢苑諛I為主體的產業結構,形成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基本形成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十三五’既是經濟轉型的歷史機遇期,又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最后窗口期’?!边t福林說,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與經濟結構調整同步推進的關鍵時期,成功與否取決于改革選擇,需要堅定改革信念,突破各種利益關系掣肘,調動各方面參與改革的積極性。 他說,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需要把服務業市場開放作為市場化改革的戰略重點。目前中國服務業市場化程度低、對外開放度低、服務水平低但價格高,需要盡快打破市場的行政壟斷與市場壟斷,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服務市場價格,以形成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市場體系;需要推進服務業準入的便利化改革,使社會資本成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主體。他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盡快制定‘十三五’服務業市場開放的行動計劃。 遲福林表示,中國經濟轉型面臨的結構性矛盾突出,不僅影響短期經濟增長,而且掣肘經濟結構調整升級,需要在加快服務業市場開放的同時攻堅投資體制、消費稅、金融體制、教育結構等結構性改革。 他說,“十三五”進一步形成轉型改革大環境,重在縱深推進政府簡政放權改革,規范權力運行同時激活市場、解放企業,要把行政權力結構調整提上改革的重要日程;要告別政府主導型經濟增長方式,使各級政府真正成為公共服務的主體、市場環境創造的主體。 新興經濟體智庫2015年會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與德國國際合作機構、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機構共同舉辦,來自中央相關部委、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28個省市自治區,以及美國、德國、巴西等國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機構的專家學者參加。(完) |
相關閱讀:
- [ 10-31]粵等12省份納入商業車險改革試點
- [ 10-31]官方稱價格改革將啃硬骨頭 下一步有六大重點內容
- [ 10-30]展望“十三五”: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 10-29]廈門自貿區檢疫改革機制 通關將更加便捷
- [ 10-29]福州職業年金年底前全面推開|取消小學低年級數學課 改革需謹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