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與“十三五”五大發展理念·協調
2015-11-01 21:13:21??來源:學習中國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圖為:2015年7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 三、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 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五中全會指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習近平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加快欠發達地區發展,積極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習近平指出:“發展要城鄉協調、地區協調。”他強調:“城鄉一體化要協調好,城鄉一體的人員流動、布局、社會發展等問題都要規劃好。” 如何推進區域發展,五中全會指出:“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習近平指出:“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他強調:“發展不能是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或者這一部分像歐洲、那一部分像非洲,而是要城鄉協調、地區協調。” 五中全會還提出重要的區域發展建議,全會指出:“推進 ‘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同有關國家和地區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臺灣地區合作發展,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以互利共贏方式深化兩岸經濟合作,讓更多臺灣普通民眾、青少年和中小企業受益。” 習近平指出:“區域協調發展是統籌發展的重要內容,與城鄉協調發展緊密相關。區域發展不平衡有經濟規律作用的因素,但區域差距過大也是個需要重視的政治問題。區域協調發展不是平均發展、同構發展,而是優勢互補的差別化協調發展。”“城鄉聯動,就是要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把發展塊狀經濟與推進城市化結合起來,與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結合起來,與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結合起來。” 四、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 經濟與社會同步協調發展,才能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五中全會指出:“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分類扶持貧困家庭,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 五中全會指出:“促進就業創業,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縮小收入差距,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學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完善市場評價要素貢獻并按貢獻分配的機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理順藥品價格,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實施食品安全戰略。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五中全會還強調:“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全面提高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的能力和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
相關閱讀:
- [ 11-01]習近平與“十三五”五大發展理念·創新
- [ 11-01]習近平與“十三五”五大發展理念·創新
- [ 11-01]“十三五”規劃建議稿如何起草 習近平這樣說
- [ 10-31]習近平:"十三五"規劃建議稿如何起草|中國經濟發展新動力有哪些
- [ 10-31]習近平:“十三五”規劃建議稿如何起草|重在謀劃好經濟轉型的路徑選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