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九為什么這么改
2015-11-02 18:55:18? ?來源:央廣網(wǎng)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刑法修正案(九)于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備受關注的替考、醫(yī)鬧、傳謠等行為被納入刑法。法律條文嚴、修改力度大、影響范圍廣是本次刑法修改的一大特點。那么本次刑法為何如此修改,用意何在? 首先,這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內在要求。2014年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本次全會首次專題討論依法治國,在中國共產(chǎn)黨黨史上尚屬首次。此后,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全面,明確要求全面依法治國。四個全面和四中全會決定為我國依法治國提供了理論指南和行動綱領,也是刑法九修訂的內在要求和理論依據(jù)。 其次,這是與時俱進的客觀要求。眾所周知,法律是對已有社會規(guī)范的總結,具有一定滯后性。社會發(fā)展腳步不斷前進,尤其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速崛起,近年來我國社會生活各方面進步日新月異。為規(guī)范社會行為,將新生事物納入法制軌道客觀上要求對刑法進行修改。如,由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興起,謠言在網(wǎng)絡滋生蔓延也更加快捷便利。鑒于此,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新增“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wǎng)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對網(wǎng)絡傳謠進行規(guī)范。又如,隨著男性遭受性侵案例的增加,刑法九將“猥褻婦女”修改為“猥褻他人”。這就意味著男性也被納入到性侵的保護對象中,今后男性遭受性侵無法可依的尷尬將一去不返。 再次,這標志著法不責眾等落后觀念走向破產(chǎn)。由于多種原因,我國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法不責眾”等落后觀念。法治的可貴之處就在于法律是裁定一切是非曲直的最高準繩,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法不責眾的最大危害在于它以(眾)人的利益為借口,打開了法律的缺口,扭曲了法律的準繩。如,據(jù)媒體報道個別地方考試作弊十分嚴重,儼然形成產(chǎn)業(yè)。這種作弊行為之所以波及如此之廣,某種程度上是法不責眾等落后觀念作祟的結果。本次刑法修改嚴字當頭,直指社會陋習,必將推動法治的闊步前進、擠壓各種落后觀念的生存空間。 最后,這表明依法治國成為社會的最大公約數(shù)。由于我國多年來大力倡導并推動依法治國,法治觀念日益深入人心,法治已經(jīng)成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經(jīng)過長期努力,當前我國法治化取得重要成果,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有效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扎實開展,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良好社會生態(tài)正在茁壯成長。 法律是人人都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是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當前我國對刑法進行修改將有力推動法治進步,同時也是法治進步的體現(xiàn)??梢灶A見,刑法九的實施必將為我國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乃至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法治動力、支撐與保障。(顧煥強) |
相關閱讀:
- [ 11-02]把創(chuàng)新擺在發(fā)展的核心位置——各地干部群眾熱議五中全會公報
- [ 11-02]莆田市婦聯(lián)召開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會
- [ 11-02]龍巖市永定區(qū)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指導第四季度安全生產(chǎn)工作
- [ 11-02]盤點四中全會到五中全會人事調整:五部委換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