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4日電 據外媒4日報道,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強的,由此導致的久旱不雨令印度尼西亞的農作物產量大受威脅,對佐科政府的減貧努力構成嚴峻挑戰。 爪哇島是印尼稻米主產區,今年季風降雨因厄爾尼諾而姍姍來遲。往年這個時候,農民已經完成播種,可是今年許多稻田仍閑置著。不過好消息是,印尼要多地方近日開始下雨了,但雨季是否已經開始則還不一定。 近期,印尼34個省當中有20省遭遇嚴重干旱。世界銀行稱,厄爾尼諾造成的干旱已經威脅到印尼稻米作物,如果厄爾尼諾持續,稻米產量可能減少約210萬噸或2.9%,大米價格可能上漲10.2%。米價上漲對貧困家庭的影響最大,因為比起富裕人家,窮人把更大部分的收入花在購買糧食。世界銀行的報告也指出,厄爾尼諾若加劇,印尼可能須要進口大米。 印尼這個東南亞最大經濟體目前正陷入萎靡不振的狀態,其增長率跌至六年新低。農作物歉收將使農民收入減少,助長通貨膨脹,進而把更多印尼人推到貧窮線下。 出身草根的佐科自去年10月出任總統以來,就將減貧列為首要任務之一,不過未見成效。數據顯示在佐科執政首六個月,印尼貧民人數不減反增,從去年的2770萬人增至今年3月的2860萬人。 農業為印尼國內生產總值貢獻近14%,這個比率在東南亞五大經濟體當中屬最高。印尼三分之一的勞動力從事農耕,半數以上的貧困家庭務農為生。 60歲的中爪哇農民達里詹說:“我們的稻田需要雨水,如果不下雨,我們就有難了。”由于手頭拮據,達里詹被迫把田里的泥土賣給制磚廠,勉強度日。 亞洲開發銀行印尼區總監塔博爾近期在記者會上指出:“大米的產量和價格對貧窮數字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厄爾尼諾初期階段似乎預示著到了年底,貧困者將進一步增加。” 佐科政府發放了更多款項,通過社會福利計劃或現金補助來救濟貧民。不過在進口大米課題上,奉行糧食自給自足政策的印尼政府仍堅決說不。 印尼財長班邦近期受訪時說:“我們不打算進口(大米),我們正盡力確保國內米糧充足,可隨時發放出去。” 其他一些受厄爾尼諾威脅的國家則采取與印尼相反的對策,例如菲律賓就趁當前國際米價退低而大量進口大米,以便國內農業歉收時,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物價。 |
相關閱讀:
- [ 10-20]非洲媒體:“厄爾尼諾”所致干旱重創非洲多國
- [ 09-28]厄爾尼諾影響 北京今冬出現空氣重污染幾率增加
- [ 09-02]菲律賓受厄爾尼諾影響 35萬戶每天將停水12小時
- [ 09-01]世界氣象組織:太平洋赤道海域出現強厄爾尼諾
- [ 08-16]2015年厄爾尼諾獲名"李小龍" 以形容其來勢兇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