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6日電 據日媒報道,近日,日本東京大學客座教授鯉沼秀臣(74歲)等人與阿爾及利亞奧蘭科學技術大學展開共同研究,發現可以用沙漠的沙子低價制造太陽能電池用硅材料。 鯉沼在倫敦發表演講時強調:“這種技術可以將太陽能電池的制造成本降至目前的三分之一”。他還表示,在撒哈拉沙漠上鋪滿太陽能電池使其變為巨大太陽能發電站也不會是無法實現的夢想。 撒哈拉沙漠能變太陽能發電站? 據了解,目前太陽能電池用硅材料大多是轉用通過復雜工序生產的超高純度半導體用硅材料。不過實際上太陽能電池用硅材料并不需要如此高的純度,因此鯉沼等人認為用沙漠中取之不盡的沙子而非通常使用的硅石,通過兩道簡單的工序就可造出太陽能電池用硅材料。 他們經過五年的研究結果發現,先將沙子溶于堿性溶液,再用酸中和并使其沉淀,便可提高沙子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的純度,實現了第一階段的技術。 此外,弘前大學副教授伊高健治(47歲)等人用日本青森市的高溫反應爐,在不進行鹽酸處理的情況下用碳將二氧化硅直接還原生成硅,完成了第二階段技術的實證。 此后建造更大的反應爐并轉移到阿爾及利亞進行實驗,在當地成功實現了生產。據了解,這種制造方式消耗的能源不及傳統工序的五分之一。 據悉,研究者將來計劃在日照強烈的沙漠中鋪上以此造出的太陽能電池,再將產生的電力用于太陽能電池的增產,以實現發電量成倍增長。 通過向全世界鋪設輸電網,力爭2050年供應人類能源需求二分之一是其最終目標。科研團隊將該計劃定位為登陸月球的美國阿波羅計劃的“日本版”,抱有解決全球變暖問題的野心。 為實現該計劃,確立降低輸電損耗的超導技術也是前提之一。近期在非超低溫下也可高效輸電的特殊超導電纜的研發工作也在推進。 然而,日本政府每年向鯉沼等人的科研項目投入的約9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69萬元)補助已經結束,能否繼續得到該補助尚不明朗。鯉沼在有沙漠的土庫曼斯坦也著手展開研究,同時也在尋求與英國可再生能源開發計劃開展合作。 關于用沙子生產太陽能電池的方法,精通太陽能發電的東工大特聘教授黑川浩助(73歲)評價稱:“雖然還沒到工業實證階段,但作為基礎技術或將充滿魅力。” |
相關閱讀:
- [ 02-27]廈門人跑贏“地獄馬拉松” 7人穿越撒哈拉沙漠
- [ 01-23]5名在阿爾及利亞失蹤人質被疑逃入撒哈拉沙漠
- [ 01-07]撒哈拉沙漠發現20億年前火星隕石含大量水分
- [ 08-26]利比亞反對派稱占領撒哈拉沙漠一處要塞
- [ 08-02]朱莉計劃全家到撒哈拉沙漠 進行一個月駱駝之旅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