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馬會”之前,你做好預習了嗎
2015-11-06 18:11:22??來源:求是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中國夢” 中國夢是兩岸共同的夢,需要大家一起來圓夢。“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兩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黨派,不分階層,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參與到民族復興的進程中來,讓我們共同的中國夢早日成真。 ——《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2014年2月18日) 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追求。中國夢既是國家、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每個中華兒女的夢,同我們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緊密相連。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兩岸同胞從來都是命運相連、榮辱與共的。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時強調(2015年3月4日) “尊重與交流” 我知道,臺灣同胞因自己的歷史遭遇和社會環境,有著自己特定的心態,包括特殊的歷史悲情心結,有著強烈的當家作主“出頭天”的意識,珍視臺灣現行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過上安寧幸福的生活。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我們完全理解臺灣同胞的心情。 ——《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2014年2月18日) 我們是真心誠意對待臺灣同胞的,愿意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只要是有利于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事,我們會盡最大努力辦好,使廣大臺灣同胞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中更多受益,讓我們所有中國人都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2014年2月18日) 硬幣的兩面之:理性 “基本經驗” 兩岸雙方要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基礎,深化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這個基礎是兩岸關系之錨,錨定了,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只要這個基礎得到堅持,兩岸關系前景就會越來越光明。反之,如果這個基礎被破壞,兩岸關系就會重新回到動蕩不安的老路上去。 ——《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2014年2月18日) 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走上了和平發展道路,兩岸關系發生歷史性的深刻變化,展現了合作共贏的前景。和平是寶貴的,和平需要維護。兩岸同胞要總結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經驗,精心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成果。——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時強調(2015年3月4日) “基本方針”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我們認為,這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我們將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因為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臺灣同胞利益的安排。 ——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強調(2014年9月27日) 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我們發展兩岸關系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要兩岸同胞共同推動,靠兩岸同胞共同維護,由兩岸同胞共同分享。我們堅持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理念不會變,為臺灣同胞辦實事、辦好事的政策措施不會變。 ——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時強調(2015年3月4日) “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對兩岸建立政治互信、開展對話協商、改善和發展兩岸關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兩岸雙方的共同政治基礎遭到破壞,兩岸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系就會重新回到動蕩不安的老路上去。我們始終把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同臺灣當局和各政黨開展交往的基礎和條件,核心是認同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只要做到這一點,臺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都不會存在障礙。 ——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強調(2014年9月27日) “九二共識”對兩岸建立政治互信、開展對話協商、改善和發展兩岸關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兩岸雙方的共同政治基礎遭到破壞,兩岸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系就會重新回到動蕩不安的老路上去。我們始終把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同臺灣當局和各政黨開展交往的基礎和條件,核心是認同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 ——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時強調(2015年3月4日) “遏制臺獨” 遏制“臺獨”分裂活動是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必然要求。2008年前的一段時間,“臺獨”分裂勢力利用執政推行分裂路線,損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破壞臺海和平穩定,挑動兩岸對抗緊張,給兩岸民眾尤其是臺灣同胞帶來深重禍害。兩岸同胞對此記憶猶新,期盼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得以維護。需要警惕的是,“臺獨”分裂勢力并未善罷甘休,仍在竭力煽動兩岸敵意和對立,阻撓兩岸交流合作,仍然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現實威脅。——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強調(2014年9月27日) “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企圖挑起兩岸民眾和社會對立、割斷兩岸同胞精神紐帶,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必須堅決反對。兩岸同胞要對“臺獨”勢力保持高度警惕。 ——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時強調(2015年3月4日) 1949年以來,兩岸關系歷經風雨,跌宕起伏,從激烈軍事沖突到長期尖銳政治對峙,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才打破相互隔絕的堅冰。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兩岸關系的論述,可以說是感性與理性并濟,向臺灣展現真情的同時,也在劃定基本原則,牽起了兩岸關系的紅線與底線。“習馬會”是一座歷史里程碑,一個象征,一個縮影,是兩岸關系史上亮麗濃重的一筆,期待能夠為兩岸關系開啟新的局面! |
相關閱讀:
- [ 11-06]“習馬會”吸引世界目光
- [ 11-06]島內學者認為“習馬會”將創造全新兩岸關系
- [ 11-05]11月7日、新加坡,“習馬會”為何選在此時此地?
- [ 11-05]“習馬會”來啦!閩臺姐妹有禮了!
- [ 11-05]習馬會打破兩岸高層接觸僵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