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建交25周年微視頻系列 ①特別報道宣傳片:過往·25年 ③中國人眼中的新加坡:不只小而美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6日訊(記者王亞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1月6日至7日對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近日,多位專家在“中新建交25周年特別報道”中表示,中新兩國經貿關系深度融合,可以說中國就是新加坡的大后方。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不是中國的私家小路,新加坡肯定想盡辦法參與。 “中新建交25周年特別報道”由中國經濟網制作。節目邀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原副所長丁一凡、商務部國際貿易合作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做客演播廳。 觀點一:新加坡在中國的獨立園區模式為何會成功? 談到中新政府間的合作,商務部國際貿易合作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認為,蘇州工業園區可謂是雙方合作的典范。蘇州工業園區的合作從1992年開始談,1994年陸續到位,經過十年快速發展,現在羽翼已經很豐滿,影響力也很大。這項合作對蘇州的發展、對中國探索由其他國家獨立在華建立園區,都是很成功的案例。 “新加坡的國際影響力及其接近西方文化的背景,使其更容易把跨國公司吸引來,這是它的一大優勢。”霍建國說,現在中國和新加坡正繼續探索天津生態城的發展,希望未來新加坡能在我國中西部再建一些類似園區。 觀點二:“一帶一路”不是中國的私家小路 關于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原副所長丁一凡表示,因為“一帶一路”提供了很多投資機會,而且中國政府已經不只一次地表明,“一帶一路”不是我們中國的私家小路,而是敞開的,大家都能夠受益。 “目前來看,誰都不愿意放過這個機會,歐洲國家踴躍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原因也在于此,新加坡會想盡辦法參與,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丁一凡說。 觀點三:中國是新加坡的大后方 FTAAP是中期目標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做客中國經濟網演播廳時說,新加坡和中國文化淵源很深厚,另外從務實角度看,中新兩國經貿關系深度融合,新加坡期望雙方關系更近一步。中國是新加坡第一大出口國,新加坡是中國第一大資本來源國,中國巨大市場對新加坡有很大的實際利益,可以說中國就是新加坡的大后方。 談到中新兩國未來合作愿景時,徐洪才特別強調了新加坡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和TT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組織中的作用。“RCEP由東盟10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等國家共同參加。RCEP是成員國間相互開放市場、實施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組織。新加坡在RCEP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未來,我們希望RCEP能吸收美國參加。”徐洪才說:“另一面,新加坡也是TPP組織的重要成員,我們也希望TPP組織未來能吸納中國,最終融合成FTAAP(亞太自由貿易區),這是中期目標。”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