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法》理當“禁煙” 如果能從國家調控層面幫助煙草企業,完成“曲線救國”的慈善方式,也足以彰顯整個國家通過控煙來保護民眾健康的決心。 本月底,《慈善法(草案)》將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向社會征求公眾意見,來自國家衛計委等部門的專家,日前聯名呼吁,希望在《慈善法》中禁止煙草捐贈。專家們指出:《慈善法》應充分考慮《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相關規定,禁止煙草捐贈,禁止接受煙草捐贈,禁止表彰、宣傳、報道煙草捐贈。 之前的《慈善事業法》草案,鼓勵社會各界向慈善組織捐贈,并且還為此保護捐贈方享有留名的權利,這就意味著,如果不禁止煙草捐贈,該法無疑提供給煙草企業通過向慈善組織捐贈留名,從而獲得煙草營銷的機會。 此次之所以有這個提議,顯然和國人的健康有直接關系,目前,中國煙民占全球煙民總數的1/3,死于與吸煙有關疾病的人數則占全球相關死亡人數的24%。更加具體的研究顯示:我國當前,每年有120萬人死于與吸煙有關的疾病,中國1/3的年輕人,日后可能死于跟吸煙有關的疾病,這個數字占成年男性死亡人數的2成,以這個發展趨勢估計,15年后,有關死亡人數會增至200萬……因此,控制吸煙,減少吸煙人數,事關國計民生。 不可否認的是,在各國的經濟發展中,煙草都是重要產業之一,它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和煙草產生的危害之間的關系平衡, 一直是個涉及民生的選題,具體到捐贈問題:在美國,平均每人年捐款的次數達到7次,而中國每人每年捐款的次數是0.01次,在這樣巨大差異的情況下,煙草公司支持中國慈善的捐贈意愿也需要鼓勵和成全。 來自澳大利亞的經驗是,政府通過提高煙草和酒精的稅收得到的錢,建立了一個慈善基金,用來贊助青少年的體育活動,這樣在活動中就不會出現煙草和酒的身影,同時也能繼續做慈善活動,這一點,在我國《慈善法》的修訂中, 很有借鑒價值。中國古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 首先就是尊重人性,對民眾健康的呵護又是人性中最最基礎的。 在戒煙過程中,研究者發現,戒煙者的決心和耐心是戒煙成功與否的關鍵,所以,在專業的“戒煙門診”,準備戒煙者要認真地寫下“戒煙承諾書”,這種小的技術環節就是要考量戒煙者的耐心和誠心,連“承諾書”都懶得寫,都嫌麻煩的戒煙者,很難保證在戒煙的路程上能堅持多遠,這個邏輯同樣適于大的社會和經濟環境,如果能從國家調控層面幫助煙草企業,完成“曲線救國”的慈善方式,也足以彰顯整個國家通過控煙來保護民眾健康的決心。 佟彤 |
相關閱讀:
- [ 11-09]慈善法該不該禁止煙草企業捐贈
- [ 11-08]多名專家聯名呼吁慈善法中禁止煙草捐贈
- [ 11-06]廈門湖里禾山街道慈善一條街:傳遞文明傳遞愛心
- [ 11-05]寧德蕉城區興建10所慈善幸福院 使貧困孤寡老人老有所養
- [ 11-04]省僑聯邀請臺灣慈善家王建煊舉辦公益演講
- [ 11-04]“慈善法”有里程碑式意義,也有改進空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