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記者節”揭秘記者人生 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特別節目《好記者講好故事》 北京晨報訊(記者 韓英楠)無論酷暑寒冬,新聞發生時他們總在現場。昨天是中國第16個記者節,央視綜合頻道晚間播出了中國記者特別節目《好記者講好故事》,共10位記者講述了新聞采訪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節目中,記者作為講述人,將一段段真實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畫面娓娓道來。其中,有記者的暗訪密探,也有記者不懼天災的智慧成果,在一篇篇重大報道中,無論是改革、發展、民主、法治、進步,記者記錄并叩響著時代最強音。 “一樁新聞我跟了9年,到最后我發現這件事在我心中的情感早已遠遠超出了預估”,新華社內蒙古分社總編室編委、高級記者湯計講述了自己9年持續跟蹤報道,最終使內蒙古呼格吉勒圖冤案昭雪的故事。9年寫一篇報道是記者對真相的挖掘,在中國法治進程中也值得記下一筆。據湯計介紹,自己從事新聞工作記者已有30多年,到了快退休的年紀,而1996年的呼格吉勒圖冤案是自己跟過最長的一篇報道。“當2014年12月15日那天,法院到呼格吉勒圖家向他的父母宣告呼格吉勒圖無罪時,我哭了,當別人的事情成了自己的事情,我覺得那是我的榮幸,從真正兇手落網的那天,到法院陷入‘拖字訣’的程序,我很自豪,因為我見證了中國法治逐漸完善的一幕幕。” “我自豪,自豪我是中非友誼的見證者”,這是人民日報社記者張建波的肺腑之言。去年8月13日,在人民日報社非洲中心分社工作的他,捏著一張單程機票,只身飛往塞拉利昂。以筆和相機為武器,馬不停蹄地講述了中國與非洲國家同心抗擊疫情不一般的故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把我推送到塞拉利昂的,我只知道我是個黨報的記者,在這個時候應該擔當起責任感。”張建波說。 此外,甘肅慶陽廣播電視臺記者、《平安慶陽》欄目制片人田琦講述了幫助甘肅官亭村一對自強不息殘疾姐妹的故事,通過報道,兩姐妹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和社會各界的幫助。“經歷了這件事情的報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不怕窮,怕的是缺少勇氣和智慧,我希望我能見證更多的山區人民走向小康之路,我也會因此而更加努力。” |
相關閱讀:
- [ 07-21]社會|打工仔劫殺的哥8年后受審 未查出舊案|呼格案一審審判員被任命新職
- [ 07-21]呼格案一審審判員被任命新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