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十三五:協調發展新路徑
2015-11-11 15:23:57??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央廣網北京1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是引領我國未來5年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也為中國百姓勾畫出未來五年的生活圖景。規劃建議究竟有哪些精髓,跟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又有著怎樣的關聯?中國之聲推出特別策劃《白話十三五》,評論員白中華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普通人的視角,個性化的風格,化繁為簡,深入淺出地進行解讀。第三篇:協調發展新路徑。 蘇偉,今年43歲,家在鄭州,最近他做了一個決定,盡管根據當地政策可以落戶城市,但他還是把戶口放在了老家河南信陽的農村,他說,在鄭州務工,子女上學、購房購車,憑居住證就可以辦到,跟城里人一樣,可在養老就醫上,新農合交費低、報銷高,而城里看病貴,報銷還不到一半,老了又沒有退休金,還是回農村好。 同樣在農村,北京某郊區縣的李村長今年遇到了兩件事,一憂一喜。憂的是總有人要租村里的地,不給還不行。高興的是村里蓋的小產權房賣得越來越好,四年前8萬一處,現在漲到了30萬元。談到為什么蓋小產權房,李村長說,城里人從農村拿了地,不種糧種房子,效益大不同,種房子這事又不復雜,所以就干起來了。我說,你知不知道這不符合政策,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我:不讓蓋,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買我的房。一時間搞得我啞口無言。 蘇偉與李村長遇到事都反應著城鄉差距,一個是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的不均衡,一個是資源要素的不同價,產生這樣的現象,如何解決呢? 十三五規劃建議在談到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時指出,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我想蘇偉和李村長遇到的問題隨著戶籍、土地制度改革的加快,將會逐步得到解決。 突出強調協調發展,是我們的現實需要。我國地域遼闊且情況千差萬別。城鄉、地區差別普遍存在;生活水平不平衡,仍有7000多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公共服務還尚未均等化。更重要的是我們正處在經濟社會轉型中,原來的平衡被打破了,新的又沒建立起來,所以解決同步推進、協調發展的問題極為緊迫, 協調發展需要全局思維,統籌兼顧綜合考慮。差距和差別客觀存在無法回避,問題的關鍵在于怎么讓這種差距和差別處在適度的范圍內。比如說,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年上海48000元,甘肅20000元,這就差距太大了。那么怎么解決呢?兩招:一是補齊短板,二是發揮優勢。補短板主要是區域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公共資源配置均衡,說白了,也就是水氣路電、養老、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差不多。補短板的同時,更要發揮區位與產業特色優勢,突出差異個性發展,力求區域、城鄉資源要素互動互補。這就好比彈鋼琴,五個手指不一樣長,彈出優美旋律,必須左右配合,十指共用,如果你總用大拇指,中指、無名指會不高興,小拇指甚至會生氣,旋律也很難成型。所以,協調發展不是搞平均,重點在全面與整體性。 |
相關閱讀:
- [ 11-11]統籌施策 改革攻堅 真抓實干 為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夯實基礎張高麗出席
- [ 11-11]李克強在經濟形勢專家企業負責人座談會上強調統籌施策 改革攻堅 真抓實干為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夯實基礎
- [ 11-11]解讀十三五:國資充實社保是改革回歸"國企為民"之舉
- [ 11-11]白話十三五:協調發展新路徑
- [ 11-11]十三五規劃解讀:經濟創新不僅是手段 更是發展第一動力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