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1日電 零點剛過1分12秒,成交額突破10億元;去年達到百億用了38分鐘,而今年只用了不到13分鐘……這些只是“雙11”這一天阿里巴巴一個電商交易平臺的實時數據。 “雙11”不僅是網購狂歡,也不僅是零售業的節日,商家的興奮、消費者的激情成就了這一被外媒稱作“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購物節”。狂歡之下,也讓人們從一個側面思考“雙11”這支溫度計背后,中國內需潛力、創業創新和“互聯網+”的真實體溫。 “買買買”背后的“互聯網+” 最近,網民又造了一個新詞,三個“買”疊在一起,讀音同“窮”。 “就是因為窮,所以才要買買買啊,買得多省得多嘛。”一位消費者在網上留言評論道。因為窮而不買,和因為窮才買,這或許是兩代人消費理念的根本不同。事實上,加入網購的人已不論錢多錢少了。 在水立方舉辦的“雙11”晚會,一元錢搶購的活動火遍中國。低價促銷的套路幾千年沒有變化,唯一的不同在于,加上了互聯網的二次方:不僅東西通過網上發貨,連抽獎也是觀眾通過手機搖一搖實現:互聯網+促銷。 距離北京1300多公里外,浙江桐廬隴西村淘服務站,“操盤手”王明強也在挑燈夜戰。平常他幫村民代購網上商品,今年農村淘寶首次參與“雙11”,王明強雇了伙計幫他一起“搶”購,“實惠的先搶下來,推薦給鄉親們,村里的網購意識已經漸漸起來了。” 像王明強這樣的服務站,過去一年在中國27個省份的6000多個村莊落地。早已在一、二線城市深度滲透的網購習慣,也開始在中國廣袤的農村扎根。 被互聯網加進來的不僅是中國的實體經濟。決策緩慢的美國商業和制造業,也禁不住中國消費者的誘惑,開始加入他們還未完全看懂的中國網購平臺。 對于中國有超過1000萬家中小企業從事電子商務,歐洲各國感到無比驚訝。物流、支付、廣告,這些都是讓歐洲中小企業對電商望而卻步的理由。而在中國,有超過2000個購物網站。 凡是能滿足消費者需要的商品,都被搬上了電商平臺。相比往年緊盯價格戰,今年“雙11”不少商家轉向主打特色商品、全球優選,滿足轉型中的消費需求。 習慣了每年“雙11”零點守在電腦前搶“五折優惠”的北京市民章霖,早早挑選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美國梅西百貨的床上用品四件套,泰國的硅膠枕,麥德龍的鮮牛奶,“聽說有些貨已經從海外運到了國內保稅倉,等在‘雙11’確認付款,幾天就可以送貨上門,我想嘗嘗鮮。” 相比前些年彌漫在“雙11”的火藥味,傳統零售業已然主動擁抱“互聯網+”。銀泰商業集團與王府井集團、五星電器等17家企業聯合在“雙11”期間設立“中國購物節”。蘇寧、銀泰、北汽、首旅集團等千余商家聯動全國超330個城市的18萬家商場、門店,共同參與了今年的“雙11”。 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成了線上線下的連接器,餐飲業、健身房、交通出行、金融服務甚至云計算服務也都加入“雙11”戰局,爭享消費盛宴。“雙11”已遠不止是一天的網購狂歡,其背后是互聯網加出來的消費動力和創業創新。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