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二十三】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 趙磊、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梁海明 聚智、聚新、聚金 ——十三五規劃下的“一帶一路”智慧園區建設 近日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全文中,提出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對此,本文建議在“十三五”規劃框架下,結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的決議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要求,在條件成熟的產業園區、自貿區基礎上,創建“一帶一路”智慧園區,以此進一步推動創新產業的發展和企業的“走出去”、“走進去”和“走上去”戰略,唯有聚智,才能聚焦。 當前各地的產業園區,大多存在發展戰略不清晰、規劃不合理、產業結構趨同、同質化競爭激烈、創新能力不足和產業化水平有待加強等問題。而且,中央政府對自貿區未來的建設,日前也提出了要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逐步構筑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以建設高水平自由貿易區的新要求。 在此背景之下,無論是在原有的自貿區,還是在產業園區基礎上創建“一帶一路”智慧園區,并非是為疊床架屋,再新設園區,而是要推動當前的產業園區轉型升級,使之更加市場化、智慧化,以及進一步綜合運用國內國際兩大市場、兩種資源來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以符合“一帶一路”建設的要求,為實現“十三五”時期的各項發展目標而服務。 因此,“一帶一路”智慧園區就是中國深度全球化以及互聯互通的試驗田,是打通己學和彼學的關鍵。在實踐中,要創建這一園區,應至少包括政府、企業、智庫和媒體這四大主體,使之在園區內有機結合,達至聚智、聚新和聚金的效應,為“一帶一路”的科學決策提供有效建議、為該戰略的真正落地提供寶貴經驗。 在聚智方面,地方政府應在“一帶一路”智慧園區內,提供扶持與便利化政策,吸納大量新型智庫以及國內外知名智庫前來進駐。 此舉目的之一是,可為地方政府發展提供眾多人才支持,秉持“不求所有,但有所用”的人才觀,以充分發揮中國人才紅利。在當今國際競爭的大格局中,人才的地位極其關鍵與微妙。筆者在調研中發現,之前很多地方政府迫切希望項目、企業、資金落地,而現在有遠見的政府官員開始全力吸引人才、研究中心、孵化基地落戶,這是顯著的進步。此外,人才具有聯動效應,可協助吸引他地的資源和資金流入,繼而充分加以整合,打造活躍的人才流、資金流。 在智慧園區內,要推動國內外智庫加強“一帶一路”的科研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產業合作中心,新產品孵化中心等,促進知識精英充分交流,合作開展重大“一帶一路”的學術與科技攻關,共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此外,智慧園區也是會展經濟以及生產性服務業的載體,在資訊以及培訓等方面發揮作用。智慧園區建設有利于為國家高端智庫建設提供試點平臺,以“一帶一路”的政策研究咨詢為主攻方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中國企業國際化以及制度性話語權打造為方向,開展“一帶一路”的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并及時總結和推廣試點經驗。 對中國而言,目前最缺乏的不是資金和項目,而是人才和思想?!耙粠б宦贰敝腔蹐@區建設要首先實現人才與思想的互聯互通,要遵循決策咨詢規律,要重視智庫研究成果的應用轉化,要推動專家去尋找并醫治制約中國跨越式發展的諸多“痛點”,同時讓專家成為該戰略的“蒲公英”,把好的中國城市和企業案例傳播出去、與世界分享,同時讓專家成為中國城市和企業進步的“眼睛”。 此舉目的之二,是為地方極欲“走出去”的企業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務。參考歐美、港澳臺企業過去海外投資的經驗和教訓,企業“走出去”需要思路先行,“一帶一路”智慧園區內只有聚合了大量有關金融專家、經濟專家、國別研究專家、咨詢專家、律師、會計師、國際媒體公關等新型智庫專家,才能有針對性地為企業經營者帶來系統的、綜合的東道國的政策、文化、法律、人文和投資環境、投資風險等各種海外投資的指引和服務,此舉不但可提高企業貨物貿易開放水平,更可提高企業“走出去”的成功率。 舉例來說,2015年8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蒙古國展開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此次訪問不僅是中國國家元首11年來首次出訪蒙古,并且,中蒙雙方簽署了金額高達300億美元的30多項合作協定,并同意研究在中國二連浩特-蒙古國扎門烏德等地建立跨境經濟合作區,這也讓中蒙邊境沿邊城市發展面臨新的機遇。 蒙古是北線“草原絲綢之路”的突破口,也是增長極。為此,內蒙古的相關城市要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突出自身特點:建設智庫產業有前瞻性。已有專家建議,將二連浩特等沿邊城市建設成為中蒙俄國際智庫產業的集中地,為各國提供人才、智力支撐。目前,中國和蒙古有一些口岸,如二連浩特、滿洲里等,但是這些口岸與國內對接東南亞、中亞的口岸相比,并不是非常活躍。資料顯示,二連浩特(中蒙俄)智庫產業示范區在2013年9月10日正式啟動。該示范區的建設主要由國內知名智庫機構中國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與二連浩特政府發起和推動,目的之一就是為中蒙、中俄等國的經貿合作搭建更加廣闊、務實的交流對接平臺。 在筆者看來,二連浩特屬于生態脆弱地區,如果按傳統邊貿模式發展,可能對城市產生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但是二連浩特具有很好的區位優勢,它地處邊界,又離北京很近,具有交通優勢,它非常有利于整合北京的人才、智力資源。智庫產業是非常合適的切入點,目前的二連浩特(中蒙俄)智庫產業區還可進一步整合,把日本、韓國東北亞智庫等都引入到產業區,吸引人才、銷售智慧。 在聚新方面,地方政府應在“一帶一路”智慧園區內,為未來將要制定和實施的《境外投資法》、制定及實施中國標準“走出去”工作專項規劃,以及推進和國際間的產能合作、規則合作、經濟技術合作, 探索出一條新的、更方便實施的以及可復制、可推廣的具體路徑。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當前率先走出去的產業大都比較“重”,如高鐵、核電、航天科技和基建等。港口、運河、大壩……這些項目投資大、周期長、風險大,我們再怎么低調,被人都會高調看待,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戰略意圖,所以警惕性上升。例如,瓜達爾港、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尼加拉瓜運河等,總讓人感到這些項目背后的動機不一般。因此, 目前中國“走出去”的“一帶一路”項目不夠“輕盈”。此外,從全球跨國企業的歷史經驗來看,這類“重”的項目要取得突破乃至落地生根,殊為不易。這是由于企業除了需要具備區位優勢,還必需具備體系優勢,這對于中國目前大多數較為年輕和海外經驗不足的企業來說,它們可謂較難承受之“重”。對更多期望在“一帶一路”下尋找機遇的中小企業而言,這樣的側重更是“重”不可攀,有些企業甚至產生該戰略倡議與己無關的想法,對其漸失興趣。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