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冒同學名開公司作案 2008年年底,哈爾濱一家商務咨詢公司成立,注冊資金100萬元,法定代表人是劉陽。但劉陽自始至終也不知道其名下有一家可進行債券買賣的公司,只是記得曾將身份證借給既是老鄉又是同學的張某。 據悉,張某用劉陽的身份證注冊公司,在交易指令單據上代簽劉陽的名字,還開設了銀行賬戶,用于提取贓款。到案后,張某已記不清這家商務咨詢公司的注冊地址。這家公司實際只有一名業務員在北京的租住地辦公。張某以每月300元的管理費,委托一家會計記賬公司進行做賬、報表。 商務咨詢公司成立不久后,張某就以該公司的名義與一家可以代理公司、企業進行債券買賣的農村商業銀行簽訂了《代理貨幣市場業務主協議》及《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回購主協議》,取得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丙類戶資格。 據辦案檢察官佟曉琳介紹,銀行間債券市場結算成員分為甲、乙、丙三類,甲類為商業銀行,乙類為信用社、基金、保險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丙類為非金融機構法人。甲、乙類戶可以直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結算,丙類戶只能通過甲類戶代理結算和交易。 成立公司的事,張某沒有對親朋提及。因為根據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行業規則及其所在的國際信托公司的規定,債券交易員不能私自設立丙類賬戶,更不能委托甲類賬戶與其所任職的公司進行交易。 低買高賣賺取中間差 2009年3月,張某應聘到國際信托公司固定收益部工作,任總經理助理,具體負責債券交易。 在入職的第二個月,張某憑著近十年的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經驗,經過深入思考和判斷,開始將本屬于公司的利潤輸送到自己控制的丙類戶內。 閉環交易是張某獲得非法利益最多的方式。運作時,張某安排公司以相對低的價格購入一只債券或者將通過代持價格已經上漲的債券,在明知可以賣到較高價格的情況下,不直接投入市場獲取較高利潤,而是直接或間接將債券賣給自己控制的丙類戶,再安排公司作為后手以高價從張某的丙類戶買回后,再投放市場或者繼續通過代持養券。 例如,公司先以100.5727元的凈價將某債券賣給丙類戶的代理行農村商業銀行;代理行再以100.6858元的凈價賣給丙類戶,中間多的0.1131元差價是代理行的手續費;第三步是丙類戶再賣給自己的代理行,這時價格就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要比第二步多出2.0367元的價格,這就是輸送到丙類戶的利潤;第四步代理行再以102.8356元的價格賣給張某聯系好的第三方交易機構,比上一環節多了0.1131元差價,這也是代理行的手續費;最后一步就是國際信托公司從代理行以102.8376元的價格收回。 在整個閉環交易過程中,國際信托公司是交易平臺,代理行農村商業銀行是商務咨詢公司從事交易的資質平臺,丙類戶商務咨詢公司是張某獲取利益的資金出口。所有“盈利”都由張某通過網上操作,先經由丙類戶在其代理行開設的賬戶轉至該公司的另一銀行賬戶,再轉至張某控制的另一公司的銀行賬戶,由該賬戶轉至張某控制的親友的個人賬戶后,進行提現、存現。 曾出1億元彌補虧損 2011年3月,農村商業銀行停止為張某的丙類戶辦理債券結算代理業務。為繼續掙錢,張某違反公司禁止開展代持交易的規定,通過加蓋偽造的公司公章,委托自己女友就職的證券公司為自己所在的國際信托公司代持債券以繼續養券。 佟曉琳檢察官表示,所謂“代持”,是指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不轉移債券所有權,而請其他機構代為持有債券,代持期滿再以事先約定的價格購回債券。 張某沒有想到,代持到期后,部分債券市場價格低于約定的回購價格。為保證國際信托公司不致違約,也為了防止自己罪行敗露,張某拿出幾千萬用于“補充資金調整”。此外,張某還委托某證券公司為自己的丙類戶代持債券,代持到期后部分虧損部分盈利。據悉,張某將犯罪所得贓款中的1億余元用于彌補虧損。 就這樣,從券種選擇、詢價、聯系過券機構和交易對手,到交易時間、價格、交易類型、結算方式、內部審批及在債券交易系統生成成交單等均由張某根據自己的專業經驗和業內資源獨自判斷、設計后進行操作,雖有波折,但張某依舊安然地做著“致富夢”。 2012年12月15日上午6點,張某在首都機場欲出境飛往香港,被邊防檢查總站民警抓獲,北京市公安局經偵總隊隨后將張某押解歸案。 >>名詞解釋 信托公司,在中國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根據《信托投資公司管理辦法》規定設立的主要經營信托業務的金融機構。信托公司以信任委托為基礎、以貨幣資金和實物財產的經營管理為形式,融資和融物相結合的多邊信用行為。信托業務主要包括委托和代理兩個方面的內容。前者是指財產的所有者為自己或其指定人的利益,將其財產委托給他人,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代為妥善的管理和有利的經營;后者是指一方授權另一方,代為辦理的一定經濟事項。 京華時報記者常鑫 |
相關閱讀:
- [ 10-30]榕新增市級7.19億元債券資金明確分配方案
- [ 10-30]福州明確7.19億債券資金分配方案|30名大學生村官當選村委會成員
- [ 10-27]黃金、債券基金等也可線上自助貸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