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小姐兩天前收到老公的一千元“剁手紅包”。受訪者供圖 “雙11”已經是一場全民的狂歡節日,無論你剁手還是不剁手,它依然在那里。在這份數百億的賬單里,冠軍終歸廣東人民,在這張未贏夠的戰績背后,離不開這些人的支持:給老婆發“剁手基金”的好老公、提前一個月裝車并請假早退通宵奮戰的購物狂、給群友普及購物貼士的活雷鋒……甚至只看不買的隔壁老王亦有貢獻。 “好男人”幫 男友“雙11”前轉賬8000元“讓我想買就買” “雙11”什么最虐狗?莫過于你含淚在剁自己的手,別人卻有老公自動自覺發紅包贊助,多位接受采訪的已婚或有男友的女白領告訴新快報記者,自己的另一半早在“雙11”到來之前就主動送上“剁手經費”。 從事財務工作的布小姐提前一個月就把自己的購物車裝滿,也適當減少了上個月的生活消費,一切只為“雙11”的買買買大業。意外的是,兩天前她忽然收到老公的一千元“剁手紅包”。 布小姐說,老公的月薪比她略低,負擔了房貸車貸以后結余不多。“我工資每個月有兩萬元,他只有一萬多一點,扣掉固定的還貸以后僅僅夠零花,這次我的購物車裝了五萬元的商品,除了自己的衣服飾品,還有家用電器、家具和孝敬老人的保健品、健康儀器這些比較貴的東西,紅包錢不多,但他的心意讓我很感動,老夫老妻之間的疼愛和溫馨就是這樣的。” 在某酒店任職的康小姐剁完手以后不僅錢包沒有出血,反而還有賺。她的男朋友剛剛從某電商平臺辭職出來創業,新公司也是做電商,為了備戰“雙11”他倆已經兩個月沒有像樣地約過會。“本來都想要分手了,沒想到他在‘雙11’前給我轉賬了八千元,說是補償陪我的時間,讓我想買就買,支持馬云。”她實際的剁手支出是五千多元,等于倒賺了兩千多。 任職于某路橋建筑公司的工程師秦先生,國慶以后就一直待在外地的項目工地上沒回家。“雙11”前,他分別給剛學會網購的媽媽、遠嫁東北的妹妹、在家的老婆和上大學的女兒都發去“剁手基金”,從五千元到一千元不等。他說,自己不擅長上網,是“從年輕同事口中知道了這個打折節,很多女人都喜歡上網買便宜東西。我做這個職業一年到頭沒在家照顧家里,趁這個機會獻一下殷勤”。 他說,老婆和媽媽都是十分節儉的人,就算是買買買也不會是為自己,都是給家里或自己添置必需的物品。 心塞剁手黨 “度秒如年,感覺購物車比金沙洲大橋還堵” 大多數受訪白領還是在剁自己的手,有的人早早結束工作和應酬,坐在家里備戰;也有人最后半小時才往自己購物車里手忙腳亂地裝東西;更有人堪稱“活雷鋒”,忙著在微信群里義務為群友提供買買買信息,結果自己心水的商品反而沒搶到…… 某美妝自媒體編輯時小姐和她的一幫姐妹淘最喜歡夜蒲,幾乎從周一到周日每天都在外面呼朋喚友吃喝玩樂,不到凌晨不醉不歸。可是“雙11”這天晚上,她請好次日早上的半天假,趕在交通高峰前就離開位于珠江新城的辦公室,買了外賣盒飯回到家,邊吃邊進行購物車最后的檢閱。“下午五點開始檢查要買的東西,看哪些是不需要的就精簡掉,雖然是打折但花的還是自己的錢,要理性消費不能貪便宜。” 她瞄準的大多是旗艦店的化妝護膚品和品牌女裝這些折扣幅度大,但是爭搶也比較激烈的熱門商品,“這是一場硬仗,要是戰績不好,第二天都沒臉見姐妹們了。” 任職于某基金的趙先生一直熱衷于時尚,當天開會到晚上十點,開車回到位于金沙洲的家已經十一點多,在多個微信群聊天內容的提醒下,他才猛然發現距離重要時刻只剩半小時。“購物車幾乎是空的,最近工作太忙,來不及把想要買的東西預先看好,打開手機淘寶的頁面到處都是大紅色的廣告,頓時就超緊張。”他回憶說,自己先是打開了常買的幾個男裝店,胡亂把一大堆冬天要穿的厚襯衫、厚西褲和大衣丟進購物車,還掃了許多襪子、領帶和圍巾等配件,“裝了四千多元的東西,零時準時開搶,圖片都顯示不出來,抱著手機度秒如年,感覺購物車比金沙洲大橋還堵,差不多十分鐘以后才擠進去,卻發現想要的東西已經被搶走一半了,超沮喪。” 當晚,他奮戰到凌晨四點多,除了男裝和飾品還買了不少食品酒水,花掉一萬多元,還覺得沒買夠,后悔沒有早做準備。他還感嘆說,幸好自己沒有女朋友,“我已經是個敗家爺們了,再加個娘們錢包哪里受得住?” “活雷鋒” 都是為別人忙活 什么也沒給自己買 全職主婦馬太太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往自己的購物車里大裝特裝女兒的東西,搶了一個通宵,她一件東西都沒有給自己買。“往年剁手都是買自己的衣服鞋子,花一千來塊已經覺得很有罪惡感了,今年買起女兒的東西,奶粉尿布小衣服什么的,多少都嫌不夠,老公規定的預算都花光了,結果什么都沒給自己買。” 同樣做了媽媽的女白領鄧小姐,是一個專為“雙11”而建的媽媽群群主,群友們提前好幾天就在交流什么母嬰商品值得買,搶先放進購物車。可到了“雙11”的晚上,好幾個心急火燎的媽媽才進群,作為群主的鄧小姐忙于對她們進行購物貼士的指導,竟然把自己滿滿的購物車給忘記了。“大家都是有娃的人,她們在群里問哪個牌子好什么的,我又不能不理會,結果我想起去買自己東西的時候已經十二點半了,很多都被別人搶走了……別叫我雷鋒。” “隔壁老王”派 你們買買買, 我們圍觀看段子好開心 某外企職員周先生事先請好了十一月中旬的年假,帶著太太去青海旅游一周,他說,太太是個缺乏自控能力的購物狂,去年“雙11”就在網上花掉他一個月的工資,平時也沒少買買買。“她一個月就賺四千多,但對她來說每天都是‘雙11’,今年我們就說好了這段時間出去旅游,避開這場全民剁手運動。” 這趟旅行為了圖清凈,他還特地選了個風景絕佳、網絡奇差的線路,選不提供無線網絡的酒店入住,以保證兩人不受到無處不在的廣告騷擾,也不需要跟朋友同事聊相關話題。他表示,旅行花的錢比起太太買東西來說算是小錢,自己算是“把損失減到最低”。 某廣告公司設計師貝小姐在自己的朋友圈里高調反對“雙11”,不僅自己不湊熱鬧,還嘲笑、制止談論這個話題的親友同事,她自稱為此事得罪了不少人。“很多人說,‘雙11’不剁手就不是地球人,我要說湊這個熱鬧的人太low了,就跟外國的打折村一樣,尤其是衣服鞋子那些,你事后穿出來天下人都知道這是打折款,還不如不買。” 餐廳經營者鐘小姐說自己是這次狂歡中的“隔壁老王”派,只圍觀不參與。“本來想著反正便宜,就給自家貓屯點貓糧,但又擔心物流問題就算了,實體店買還放心些,不怕商家因為打折利潤少就拿陳年過期的貓糧出來賣。‘雙11’已經變成了全民的狂歡節日,除了買東西,也衍生了很多網絡熱詞和好笑的段子,我看得特別開心。”她說,因為親自打理著餐廳的官方微信號,這些熱詞和段子不僅起到給自己娛樂減壓的作用,還成為她編寫微信文案的靈感來源。■新快報記者羅韻 |
相關閱讀:
- [ 11-12]“雙11”對實體經濟的啟示
- [ 11-12]“雙11”狂歡中有多少新經濟內涵
- [ 11-11]看清最“全球化”的“雙11”背后的奧秘
- [ 11-11]不妨為雙11電商告別“先漲后降”來點掌聲
- [ 11-11]“雙11”證明了創新發展的潛能
- [ 11-10]實體店“雙11”搶市場當力避“敲邊鼓”
- [ 11-10]質量是“雙11”生命力綿延之根本
- [ 11-10]“雙11”尤須強化價格監管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