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六部委團體聯合印發《關于積極推動發揮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火災防控作用的指導意見》(公消[2015]289號),要求充分認識獨立感煙報警器對火災防控的重要作用,鼓勵和引導擴大獨立感煙報警器應用范圍,有效減少火災傷亡。 意見指出,推廣使用獨立感煙報警器,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構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網絡”講話要求的具體舉措,各地要制定完善相關的標準規范、地方法規,鼓勵和引導擴大獨立感煙報警器應用范圍,積極發揮火災防控作用。 意見明確,除已規定要求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設施的建筑外,養老院、福利院、殘疾人服務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幼兒園等老年人、殘疾人和兒童建筑,居家養老、“空巢老人”、分散養老特困人員等人群住宅,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等社區居民活動場所,位于棚戶區、城鄉結合部、傳統文化村落和三級及以下耐火等級的老舊居民住宅,宿舍、出租屋、農家樂、小旅館、地下居住空間等亡人火災多發的場所宜推廣安裝獨立感煙報警器;鼓勵在其他居民住宅內安裝使用獨立感煙報警器。2015年至2017年,全國力爭安裝50萬、80萬和100萬個獨立感煙報警器。 據統計,2010年至2014年,全國發生在住宅、宿舍等居住場所和養老院、“三合一”(住宿與生產儲存經營合用)等場所的火災44.8萬起,死亡5238人,受傷2575人,分別占同期火災總數的37.5%、72.1%和52.3%,“小火亡人”現象持續多發,在城鄉居民住宅尤為突出,大多數遇難人員是由于發現火情遲緩、錯失疏散逃生的最佳時間,吸入有毒煙氣而中毒死亡的。獨立感煙報警器可及時探測火災并發出警報,提醒現場人員迅速報警并疏散逃生,具有技術成熟、安裝方便、維護簡單、成本低廉、效果明顯等特點,是防范應對各類居住、養老等場所“小火亡人”災害的有效技術手段。(趙恩澤) |
相關閱讀:
- [ 11-13]青海省長要求西寧市徹底整改重大火災隱患
- [ 11-13]福建省冬春火災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 [ 11-12]日本川崎港一艘貨船發生火災 中國船員無人受傷
- [ 11-11]國家安監總局辦公樓舉行火災應急疏散演練
- [ 11-10]漳州市第三醫院成功摘除隱藏20年的火災隱患“毒瘤”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