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履新三周年的10大關鍵詞
2015-11-16 06:57:50? ?來源: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社等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四、三嚴三實 內涵: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2014年3月9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審議時,關于推進作風建設的講話中,提到“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重要論述,稱為“三嚴三實”講話。 具體內容: 嚴以修身,就是要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 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 嚴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 謀事要實,就是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使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 創業要實,就是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做人要實,就是要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 五、五位一體 內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布局,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 報告創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體”,大大豐富了“現代化”的理論體系。以往的提法主要是“經濟現代化”,十六大報告提的是“三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到了十七大提出了“四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這次進一步拓展到“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這個總體布局意味著中國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從局部現代化走向全面現代化。 六、精準扶貧 內涵: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2014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這也是本屆政府的首份工作報告。這份報告提出了“精準扶貧”等“新詞”。“地方要優化整合扶貧資源,實行精準扶貧,確保扶貧到村到戶。”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各省市的調研中多次提到扶貧工作。2015年6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在貴州調研時,提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扶貧” 成為各界熱議的關鍵詞。 七、四個全面 內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2014年11月,習近平到福建考察調研時提出了“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三個全面”。 2014年12月在江蘇調研時則將“三個全面”上升到了“四個全面”,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新增了“全面從嚴治黨”。 具體內容: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時間表,以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等具體內涵。 2、全面深化改革 2013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對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 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2014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全面的戰略部署。 4、全面從嚴治黨 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進一步提出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的要求,并對全面推進從嚴治黨進行了部署。 八、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內涵: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是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為核心特征的中美大國關系,能夠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2013年6月7日,習近平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中美元首會晤,提出“我們雙方應該從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從人類發展進步著眼,創新思維,積極行動,共同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 2014年11月,在奧巴馬總統訪華期間,習近平主席又提出從6個重點方向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 2015年09月24日,習近平在華盛頓布萊爾國賓館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中美元首會晤,指出“事實充分表明,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這一目標是完全正確的,具有強大生命力”。 九、主體責任 內涵:黨委的主體責任:一是加強領導,選好用好干部,防止出現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二是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三是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四是領導和支持執紀執法機關查處違紀違法問題;五是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要管好班子,帶好隊伍,管好自己,當好廉潔從政的表率。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強化責任追究,不能讓制度成為紙老虎、稻草人”。 2014年1月13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明確指出,黨委的主體責任:一是加強領導,選好用好干部,防止出現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二是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三是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四是領導和支持執紀執法機關查處違紀違法問題;五是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要管好班子,帶好隊伍,管好自己,當好廉潔從政的表率。 十、五大發展理念 內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全黨同志要充分認識這場變革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習近平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對此作出解釋: 1、堅持創新發展、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從培育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構建產業新體系、構建發展新體制、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7個方面展開。 2、堅持協調發展、著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從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4個方面展開。 3、堅持綠色發展、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從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態安全屏障6個方面展開。 4、堅持開放發展、著力實現合作共贏,從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內地和港澳以及大陸和臺灣地區合作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6個方面展開。 5、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從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口均衡發展8個方面展開。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社等 |
相關閱讀:
- [ 11-15]為“十三五”起航 習近平G20接棒
- [ 11-15]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
- [ 11-15]習近平會見土耳其總統
- [ 11-15]習近平抵達土耳其安塔利亞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
- [ 11-15]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會議開始舉行 習近平主席出席會議
- [ 11-15]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