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以2008年華盛頓的首次領導人峰會為開端,中國為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不斷發出聲音,做出應有的貢獻。這將是中國首次主持這一“全球治理頂層設計”的會議,我們期待明年秋季的杭州,能給我們帶來一個特別的“中國時刻”。
歷史,總在細節上有不經意的巧合。七年前,和同事趙雪花在美國采訪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的首次峰會,時間也是11月15號。因為是閉門會議,記者只能緊張地守候在美國國務院的新聞發布廳,通過大屏幕,看著不遠處美國國家建筑博物館里,峰會進程的一舉一動。窗外的華盛頓,初冬黃葉遍地,小雨綿綿不斷,凄風冷雨給大家帶來的體感寒意,除了自然界的季節輪替,更多來源于不遠處華爾街引發的金融風暴。“兩房”倒閉、投行破產,美國人在金融衍生品上的過度投機,終于在世界范圍內掀起驚濤駭浪,由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金融治理體制,更是人在囧途。世界怎么辦?印度記者發出一條簡短快訊,讓人印象深刻。當時與會的印度總理辛格說:“我們終于坐上了主桌!” 的確,從G7到G20,發展中大國、新興市場國家來到“主桌”,絕不是發達國家的慷慨大度,而是戰勝危機必需的同舟共濟。 2009年4月,地點:英國倫敦,記者:李欣 在2008年由于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引發了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機。也因此,2009年4月2號在倫敦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備受關注。在英國倫敦入住酒店,在電梯里,負責搬行李的門童,一聽說記者從北京來報道G20,立刻就問這次會議會有效果嗎?就在門童問了記者這個問題不到48小時后,“穩定、增長、就業”為主題G20倫敦峰會召開了,主要內容涉及: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制裁避稅天堂、IMF改革、幫助發展中國家、新經濟刺激計劃。在4月2日峰會召開當天,市場迅速對G20倫敦峰會做出了積極反應,長期低迷的全球主要股市氣勢如虹。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