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群眾解難事,國務院出“實招”
2015-11-21 15:35:3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生均公用經費可攜帶,錢隨人走 財政部副部長余蔚平介紹,此次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就是通過“三個統一、兩個鞏固”,建立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推動“兩免一補”和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經費隨學生流動可攜帶。 第一個統一,是統一“兩免一補”政策。所謂“兩免一補”政策是指“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和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之前城市義務教育免費提供教科書只對低保家庭學生,調整后,城鄉所有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都能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包括民辦學校的學生都是一個政策。 第二個統一,是統一公用經費基準定額。調整后,由國家統一制定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基準定額,中央財政對城市義務教育學校(含民辦學校)將按照基準定額的一定比例給予補助。 第三個統一,是統一經費分擔機制。調整后,中央和地方對城鄉義務教育實行統一的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機制,具體講,國家規定課程免費教科書資金由中央全額承擔;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由中央和地方按5∶5比例共同分擔;公用經費中央和地方分擔比例西部地區為8∶2,中部地區為6∶4,東部地區為5∶5。 從2006年起,中央統一確定城鄉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中西部的小學是600元,初中是800元,東部的小學是650元,初中是850元。這是公用經費的基準定額。“這樣做,有利于實現教育經費可攜帶,通俗地講,就是錢隨人走,即學生無論在城鄉都可以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學生無論在哪里接受義務教育,國家都會按照不低于基準定額的標準足額安排補助。”余蔚平說。 教育部部長助理陳舜介紹,新的制度實施以后,最直接的受益者主要是這么幾個群體:第一類是從農村到城市讀書的學生,也就是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第二類是寄宿制學生。第三類是民辦學校就讀生。第四類是小規模學校的學生,主要是村小教學點的學生。第五類是特殊教育學生,不論是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還是在特教學校讀書,保障程度都會大幅提高。 |
相關閱讀:
- [ 11-21]國務院:年底前拿出辦法解決"奇葩證明"|人社部:春節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
- [ 11-21]國務院:“奇葩證明”年底前拿出解決辦法
- [ 11-20]國務院再議:放好“權”,用好“錢”!
- [ 11-19]國務院:2017年起義務教育教科書免費
- [ 11-19]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