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伊斯蘭國” 美軍監獄成崛起“溫床”
2015-11-23 07:47:2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近期頻繁制造襲擊,其密集和殘酷程度再次震驚全球,引發各國有關共同打擊恐怖主義的思考。 這一組織如何產生、何以興盛?“伊斯蘭國”一名高級頭目在接受西方媒體的罕見采訪中講述了這一組織從醞釀到興盛的過程,認為美軍監獄“功不可沒”,見證了“伊斯蘭國”的雛形。 在他看來,正是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在伊設立的監獄,為不少后來的“伊斯蘭國”高級成員提供了“安全”的聯絡和策劃地點,而這一組織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因善于幫助平息在押者間紛爭而得到美軍賞識,在監獄內行動自由,幾乎如入無人之境,最終因“表現良好”被美軍釋放。 “如果沒有美軍在伊拉克的監獄,就不會有現在的‘伊斯蘭國’,”這名高級頭目說。 【養虎為患:提供“最安全”集會地點】 這名高級頭目化名“阿布·艾哈邁德”,是“伊斯蘭國”創建初期的最核心成員之一,去年年底接受英國《衛報》記者馬丁·查洛夫專訪,講述他從被抓入獄到出獄參與“伊斯蘭國”行動的經歷。 艾哈邁德2004年夏天被美軍送至伊拉克南部的布卡監獄,在這里首次結識巴格達迪和一些后來的“伊斯蘭國”高級頭目。 艾哈邁德坦言,和其他囚犯一樣,他當時非常害怕進布卡監獄,但不久就發現那里遠好于預期,甚至為他們提供了不少“機會”。 “在(首都)巴格達或者其他地方,我們不可能像這樣所有人都聚集到一起。這種做法不可思議地危險,但在這里(監獄),我們不僅安全,而且距離整個‘基地’組織高層只有幾百米,”艾哈邁德說。 布卡監獄當時關押約2.4萬人,劃分為24個營區。在押者根據關押時間長短、是否在獄中犯事以及危險程度穿紅色、橙色、黃色和綠色等不同顏色囚服。不少極端人員在監獄內并非相互隔離,而是可以相互聯絡,甚至暗中策劃陰謀。 “我們有太多時間可以坐下來策劃,”艾哈邁德說,布卡監獄可以稱得上“伊斯蘭國”的“管理學院”,“這是個完美的環境,我們都同意一旦出去就重新集結起來。” |
相關閱讀:
- [ 11-22]安理會通過決議 加大打擊“伊斯蘭國”力度
- [ 11-22]英媒:“伊斯蘭國”命令英國成員等候襲擊指示
- [ 11-21]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決議授權打擊“伊斯蘭國”
- [ 11-21]安理會通過決議呼吁加大打擊“伊斯蘭國”力度
- [ 11-20]安理會以最強烈言辭譴責“伊斯蘭國”殺害中國及挪威人質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