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總工會改革:領導班子中增設農民工兼職副主席
2015-11-25 09:34:45??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問:通過改革全總將如何解決基層基礎薄弱的問題? 答:深化“基層工會建設落實年”活動,在各類企事業特別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在中小企業集中的地方推進區域性、行業性工會聯合會建設,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鞏固和加強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積極探索和加強自貿區及鄉鎮(街道)、開發區(工業園區)等工會建設,提高建會質量,實現對非公有制企業職工、科技工作者和靈活就業人員等有效覆蓋。 堅持工會經費使用進一步向基層傾斜,加大向鄉鎮(街道)、開發區(工業園區)和基層工會傾斜力度。加強對工會經費的監督和管理。開辟網上申請入會、推行會員實名制管理等方式,讓職工入會、獲取服務更便捷高效。 問:將采取哪些措施創新職工建功立業的載體和方式? 答:一是做強工會工作品牌、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在實現中國夢中的主力軍作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引導職工群眾樹立并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積極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參加勞動競賽,深入開展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打造和做強送溫暖、五一勞動獎、大國工匠、工人先鋒號、職工書屋等一批品牌。 二是改善勞動模范評選宣傳和管理服務。繼續提高基層一線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在勞模評選中的比例,推動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宣傳進入黃金時段、重要版面。 三是拓展職工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完善技術工人培養、使用、激勵機制,建立以高素質技術工人為主體的專業技術委員會和職工技能人才庫,設立職工創新補助資金,推廣運用創新工作室、創新示范崗等載體,拓寬技術工人職業發展渠道。 四是強化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職工群眾的生動實踐;廣泛開展“中國夢·勞動美”主題教育,打造健康向上的職工文化和企業文化。 問:工會如何完善維護職工權益制度和機制? 答:一是突出維護職工基本權益。以提質增效為重點,全面深化集體協商工作,扎實開展區域(行業)集體協商。促進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建設,推動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由工業園區向鄉鎮(街道)、村(社區)擴展。主動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政策的制定,動員職工積極支持和投身改革。 二是健全職工協商民主機制。推動涉及職工利益法律法規政策的制定及執行,促進提高一線職工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的比例;推動落實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政府與工會聯席會議制度。 三是構建以精準幫扶為重點的服務職工體系。拓展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職工服務中心)和站點服務功能,發展職工互助項目,為困難職工群體提供精準幫扶、精準脫困。 四是提升農民工入會和服務工作。實施農民工入會集中行動,最大限度地把農民工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來;以需求為導向,切實維護農民工勞動就業、技能培訓、工資報酬、社會保險、安全衛生等權益。 問:面對勞動關系問題復雜多變、新媒體迅猛發展等現實,全總有怎樣的考慮和舉措? 答:深入研究勞動關系現狀及發展趨勢,及時調處勞動關系矛盾;發揮工會作為樞紐型組織的作用,加強對勞動關系領域社會組織的政治引領、示范帶動和聯系服務;通過項目招標、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組織為職工提供專業化服務。 適應“互聯網 ”發展,打造全國工會系統服務職工網絡載體,建立全國統一的工會工作和會員信息基礎數據庫,開通全總微博、 |
相關閱讀:
- [ 11-25]上海市安全生產領域改革試點的成效不斷顯現
- [ 11-25]十三五生產要素改革全面提速 戶籍改革排名靠前
- [ 11-24]新三板公布改革路線圖 市場融資品種將更豐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