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奧地利兩名十五六歲的花季少女一年前離開維也納的家,踏上了一條不歸路——受極端分子蠱惑,二人遠赴敘利亞加入臭名昭著的“伊斯蘭國”(IS),成為所謂的“圣戰新娘”。沒過多久,她們又成了極端主義的宣傳工具——成了IS的“海報女郎”,通過各種途徑渲染“伊斯蘭國”的種種“美好”。然而,這一切都是IS宣傳策略的一部分,兩個女孩只是人在魔窟、身不由己。近日有內部知情人士透露,一名女孩已被IS分子活活打死,引發輿論一片唏噓。 澳大利亞新聞網25日報道稱,現年17歲的奧地利少女薩姆拉·科信諾維奇和其16歲的好友薩比娜·塞林莫維奇去年4月加入IS后,成了該組織的“海報女郎”,協助該組織的對外宣傳以及募兵工作。據內部消息人士透露,薩姆拉其實早有悔意,她曾試圖逃離IS控制的敘利亞城市拉卡,卻不幸被追回。作為懲戒,她竟被IS成員活活打死。據奧地利《本地報》報道,這則“內部消息”的提供者是一名突尼斯籍女性,她也是在2014年加入的IS,后來僥幸逃離魔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她拒絕透露姓名,但表示曾和薩姆拉、薩比娜二人同住。 近日,“IS海報女郎被毆打致死”的消息在奧地利媒體廣為流傳。然而,官方對這則消息卻表態謹慎,內政部和外交部均三緘其口。外交部發言人托馬斯表示:“我們對于這類個案無從評論。”IS方面也并未證實這則消息。去年年底,聯合國安理會反恐怖主義委員會方面曾放出消息,認為兩名少女之一已經死在了敘利亞戰場,另一人下落不明。當時,該機構無法確認死者是哪一個。美國《紐約每日新聞》稱,根據“海報女郎被毆打致死”這則消息,可以推測薩比娜的死亡時間在薩姆拉之前。 英國《每日郵報》稱,兩名少女的父母均為波黑難民,逃離家鄉后在奧地利維也納定居。薩姆拉和薩比娜因受到極端分子洗腦,于2014年踏上敘利亞的旅程。當時,她們給父母留下字條:“不要找我們。我們要去侍奉真主,并為他而死。”據調查,二人先乘飛機抵達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再進入土耳其南部的亞達那,之后徒步進入了敘利亞境內。有媒體認為,二人進入敘利亞的拉卡市后不久,就分別嫁給了IS武裝分子,成了“圣戰新娘”。 在“伊斯蘭國”期間,薩姆拉和薩比娜多次參與宣傳資料的拍攝,二人黑袍加身、手持步槍的大幅照片曾一度在社交媒體廣為流傳。奧地利當局認為,這樣的宣傳策略顯然是為了吸引更多年輕女性加入該組織。英國《每日快報》稱,2014年10月,二人曾與家人取得聯系,表達了想要回家的意愿和對IS暴政的極度反感,當時這則消息引起了不少媒體關注。 為了維護組織“形象”,IS方面很快導演了另一場“宣傳秀”——讓薩比娜接受法國《巴黎競賽畫報》的短信采訪。在采訪中,薩比娜表示“十分喜歡敘利亞自由的生活”“可以做很多在維也納做不了的事情”,還能“享受不少美食”。而在奧地利的安全專家看來,此次采訪一點可信度也沒有,幾乎可以肯定受訪者是受到了操控與脅迫。 美國《紐約每日新聞》稱,奧地利大約“對外輸出”了130名左右的“圣戰”分子,這個人群當中至少有一半是車臣戰爭的難民。奧地利內政部方面此前也對國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試圖加入IS的趨勢表示擔憂,內政部發言人馬拉科維茨稱:“如果我們及時制止他們離去,就有機會和他們父母及社會機構進行配合教育,讓他們脫離這種不良影響……而一旦他們離開了國門,即便感到后悔恐怕也無法再回頭了”。有安全專家認為,年輕女性“新兵”如今愈發受到IS組織的青睞,因為她們既可以嫁給武裝分子當“圣戰新娘”,也可以被送上戰場參戰。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孫微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 |
相關閱讀:
- [ 11-25]IS“斂財有道”資產破萬億 控制地盤面積相當于整個英國國土
- [ 11-25]伊朗拍電影回擊IS宣傳戰 目標觀眾對準伊朗之外國家
- [ 11-24]俄媒:IS成俄制武器試驗場 戰艦轟炸機輪番上陣
- [ 11-24]伊拉克外長呼吁各國加強反恐情報交換 以應對IS
- [ 11-24]普京打擊IS作戰中心內部畫面曝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