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恐怖主義的新一波浪潮 恐怖襲擊給國際反恐深刻教訓
2015-11-26 07:42:47?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突尼斯發生爆炸之際,歐洲的比利時仍在全力搜捕“頭號嫌犯”——巴黎恐怖襲擊策劃者薩拉赫。比利時檢察官24日宣布擴大對巴黎恐怖襲擊的調查,并對30歲的穆罕默德·阿布里尼發出國際通緝令,警方懷疑他是案發當晚襲擊者遺棄在巴黎北部的轎車的司機。監控鏡頭顯示,巴黎襲擊案兩天前,薩拉赫與阿布里尼一起出現在比利時前往巴黎的一處高速公路服務站。法國總理瓦爾斯警告,法國將生活在恐怖威脅下“多年”,他誓言將利用緊急狀態賦予的廣泛權力打擊本國“圣戰”網絡。 “全球恐怖主義的新一波浪潮”,印度“Livemint”網站以為題稱,巴格達、貝魯特、巴黎等等,一系列卑鄙的恐怖襲擊給國際反恐很多教訓。首先,那些有國際影響力、人口較多并且是全球化中心的大城市逐漸成為恐怖分子的首選。而且,多數襲擊者都是被邊緣化的人群,排除在主流和國家繁榮之外,所以他們尋找極端毀滅性的方式表達痛苦。任何國家都需要知道這些教訓,否則將面臨危險境地。“阿拉伯新聞網”引述澳大利亞經濟和和平研究所的“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報告稱,從2000年到2014年,全球恐怖主義導致的死亡人數從3329人上升到3.27萬人。 南非《獨立報》以“恐怖蔓延的惡性循環”為題稱,“全球反恐戰爭”因為小布什的緣故成了一個糟糕的詞,奧巴馬放棄了這個說法,稱“必須將肢解威脅美國的恐怖主義網絡”。不過,恐怖主義似乎仍在全球擴散,迫使越來越多國家加入反恐隊伍,這反過來招致恐怖勢力更多報復,惡性循環螺旋式上升。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稱,現在的反恐戰爭有些像全球禁毒戰爭,沒有盡頭,成本巨大,也沒有解決的辦法。“我們不禁思考,本·拉登是不是取得了現在戰爭中最偉大的戰術性勝利,讓美國及其盟友陷入不可能完成的超級任務?美國對全球恐怖主義的反應或者過度反應是否已經改變了世界政治和安全的目標?” 【環球時報駐埃及、美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王云松 李勇 青木 魏輝】 |
相關閱讀:
- [ 11-17]不宣而戰,法國打響反恐“戰爭”
- [ 11-17]憑轟炸打不贏反恐戰爭 奧普G20兩次“私聊”敘利亞
- [ 02-05]調查顯示反恐戰爭花掉美國納稅人1.7萬億美元
- [ 01-26]分析:恐怖襲擊事件頻發 “全球反恐戰爭”將到來
- [ 08-30]伊拉克戰亂會讓美國重返反恐戰爭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