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對“過洋節”現象無須過分憂慮 其實不止感恩節,近年來,萬圣節、圣誕節等一系列國外傳入的節日都頗受國內年輕人的歡迎,或聚會狂歡、或瘋狂購物。但對其由來、歷史背景及文化內涵卻知之甚少。 這種追捧“洋節”的現象曾引起一些人“是否崇洋媚外”的質疑。民俗專家蕭放也注意到了此現象。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否認這一觀點,并表示,不能簡單做出這樣的判斷。 在蕭放看來,國內年輕人過這些節日,比如萬圣節等等,僅限于對形式的模仿,也無須過分憂慮,“只要能在理性觀察的基礎上,對發現的問題加以引導即可”。 趙興力則認為,目前國內年輕人,在過感恩節等節日時,還是處在模仿階段,娛樂性比較強,最先接觸到西方文化的人將看到的節日形式傳播回來,年輕人覺得新鮮就開始湊熱鬧,所以導致目前“愛過洋節”的現象。 “總而言之,在一般情況下,‘洋節’時尚開放,追求自由、展示自我。”趙興力則從東西方文化內涵的角度,對這種現象進行了分析,“中國節日則多數傳統保守,強調道德規范,比較束縛人。” |
相關閱讀:
- [ 11-26]奧巴馬赦免年度國家感恩節火雞“亞伯”
- [ 11-25]美一華裔感恩節前中千萬美元大獎 系彩票店常客
- [ 11-25]美國感恩節火雞價格翻倍 華人望而卻步尋替代品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