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稱不開除學生 昨天下午1點多,在一間位于平房內的禮堂里,該校校長張帆坐在舞臺上正在主持師生大會。記者注意到,大約有200余名師生參會,很多沒有座位的同學站在后排。 張校長在會上通報了學生被警察帶走的消息,并稱這些涉事的學生可能是出于好奇才吸食大麻,并強調吸大麻就等于吸毒,終將被追究法律責任,還告誡要引以為戒。張校長還提到,此前曾有媒體報道此事,但內容不實。如果師生遇到媒體記者,“請大家光明正大地接受采訪?!?/p> 張校長在會上說,事發后,許多家長打來電話詢問情況,大家問得最多的就是:孩子走時穿得暖不暖?孩子在里面會不會挨打?要關多長時間?學校回答都是:“對不起,沒有管理看護好孩子,都是我們的責任!您放心,孩子離校時都穿好保暖衣服了。北京的警察辦案是文明的,孩子不會受委屈?!?/p> 會后,張校長對記者說,目前學校正常運轉,下午還有部分學生要考級。學校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很遺憾,以后會加強管理,中午、晚上要加強巡視檢查。張校長表示,被帶走的大都是一年級的學生,學校不會開除他們,但會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 張校長表示,民警告知,16名學生將被行政拘留3日,隨后釋放。警方還稱,將定期到學校抽檢。 □回應 校方稱警方對涉案學生從輕 昨天下午5點10分,記者從海淀警方獲悉,近日,警方接網友舉報,某音樂學校有人吸毒。民警迅速開展工作,在該校宿舍內查獲16名涉毒人員。經對上述人員進行尿檢,均呈大麻類陽性。目前,16人因吸毒已被海淀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昨天,迷笛音樂學校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前日,民警兩次來到學校宿舍對學生們進行尿檢,并分兩批帶走共10余位學生。昨天上午10點,學校辦公室接到民警的電話通知:因考慮到這些學生是初犯且改錯態度誠懇,本著對他們批評教育的原則,這幾位被帶走的同學均被從輕處罰,他們將于近幾日內返回學校?!泵缘岩魳穼W校還表示,應負全部責任并真誠道歉。 昨天下午,記者致電海淀區教委,一名負責民辦科的工作人員稱,他們知道此事,目前教委已經介入調查,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 □講述 一宿舍5人被帶走 該校男女生宿舍均不在校內,而是位于學校南門外東南方向200米左右的一棟三層樓內。男生從樓東側進入,女生從樓西側進入。 記者進入男生宿舍時未看到保安,也未遇到阻攔。在一層一間宿舍,記者遇到了王同學。據王同學介紹,宿舍規定晚上10點關大門并且熄燈。11月24日晚9點30分左右,有多名警察進入宿舍,亮明身份后表示要檢查,不許外出。當時,宿舍的6個人都在,警察拿出試管對每個人進行尿檢。此后,宿舍內除他之外的其他5人被警察帶走,這5人中年齡最大的已經30歲。 王同學稱,被帶走的同學來自湖北、江蘇等地,都是學吉他專業的一年級學生。他和室友雖然不是一個專業的,平時上課也不在一起,但平時接觸較多,沒有發現他們有什么異常和不對勁的地方。 突襲持續近兩小時 記者在走廊內遇到負責看管男生宿舍的楊老師,據他介紹,男生宿舍共有50多個房間,住著300余名學生。事發當晚,正好他值班。 “那時候大門還沒關,多名警察進入宿舍后提出要進行檢查?!睏罾蠋熣f,當時,警察控制住男生宿舍樓的大門,并要求宿舍樓只準進不許出,他們分成若干個組進入樓內分別敲開房門,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接受尿檢。尿檢持續了2個多小時,11點多才結束,有7名同學被帶走。 楊老師稱,宿舍一直管理嚴格,除了要按時關門熄燈外,還要在熄燈前查鋪。若發現學生吸煙,第一次會警告,第二次就會罰款200元。被帶走的學生中,也有因為吸煙被他罰過錢的,“平時和學生們都比較熟,但并沒有發現他們有任何異常行為。” 楊老師還表示,此前,警察曾來宿舍對學生進行過尿檢,當時帶走9名學生。警方并沒有對女生宿舍進行檢查。 □延展 身體損害 吸大麻致生理紊亂處發育期損害更大 海淀公安分局禁毒中隊尚超探長表示,吸毒會打亂人的作息規律,對身體器官和大腦神經系統造成嚴重危害。 例如,吸食海洛因對人的肝臟和腎臟危害很大,吸食冰毒則對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產生損害,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精神分裂癥。而吸食大麻則會導致人長期嗜睡、生理紊亂,無法進行正常思維、正常的工作學習。 尚超說,青少年身體處于發育期,發育并不健全,一旦吸食毒品,身體器官及大腦神經系統等受到的危害將高于成年人。一旦吸食過量,青少年身體無法承受大劑量毒品的危害,甚至會造成死亡。吸食完毒品后會產生興奮、亢奮甚至幻覺。此時,人無法自控,很容易去做違法犯罪的行為。 心理損害 致腦神經損壞可能終身依賴 尚超說,從心理角度來說,人在吸食完毒品后會產生一種不可逆的腦神經損壞,這是一種腦部疾病,將導致心理產生一種對毒品的依賴?!耙怀径?,終生戒毒。”一旦吸食了毒品,復吸幾乎是必然的。 尚超稱,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大部分的人吸毒后都會難以抗拒對毒品的心理依賴而選擇復吸。一旦戒毒后再遇到毒品的誘惑,大部分人會再次因無法控制心里的毒癮,而選擇復吸。 青少年社會閱歷不足,對于毒品危害的認識不健全,很容易被他人引誘和教唆,在不良環境中沾染毒品。沾染后,其將面臨的就是一條絕路。尚超表示,希望青少年一定要認清毒品的危害,千萬不要因好奇而沾染毒品,毀了自己的一生。 京華時報記者 呂高見 常鑫 |
相關閱讀:
- [ 11-26]北京迷笛學校十余學生涉毒 校方:給他們改正機會
- [ 12-29]進軍在線音樂教育 土豆攜迷笛打造《搖滾音樂課》
- [ 05-05]2014北京迷笛落幕 山羊皮領銜三日狂歡
- [ 05-04]大量樂迷滯留迷笛音樂節 主辦方致歉
- [ 05-04]北京迷笛奇葩事:“溜”白菜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