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出訪專家談”: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中國擔當
2015-11-30 17:43:38??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趙舒文 |
分享到:
|
11月30日,習主席將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并發表講話。氣候變化作為全球性問題,需要國際社會攜手應對。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不僅在科學認識、發展理念上主動引領,而且在戰略目標、政策行動上勇于擔當,充分展示了一個負責任大國勇于擔當的形象。 一是認識到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應對氣候變化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負責任大國應盡的國際義務,這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強調: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不僅是中國保障經濟安全、能源安全、生態安全、糧食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深度參與全球治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人類共同發展的責任擔當。 二是理念正確。中國明確提出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主動控制碳排放,著力推動低碳發展。推進能源革命,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推進交通運輸低碳發展,有效控制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碳排放,支持優化開發區域率先實現碳排放峰值目標,率先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 三是目標先進。根據自身國情、發展階段、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國際責任擔當,中國確定了需要通過巨大努力方能實現的到2030年國家自主行動目標: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 四是行動引領。中國在發展中國家最早制定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2014年出臺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近期又在抓緊研究起草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法。2012年中國成立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近期正在積極推進東亞應對氣候變化區域研究與合作中心籌建工作。中國已宣布計劃于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并建立規模為200億元人民幣的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用以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 五是成效顯著。2014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33.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1.2%,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216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21.88億立方米,水電裝機達到3億千瓦,約為2005年的2.6倍,并網風電裝機達到9581萬千瓦,約為2005年的90倍,光伏裝機達到2805萬千瓦,約為2005年的400倍,核電裝機達到1988萬千瓦,約為2005年的2.9倍。(作者徐華清系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 |
相關閱讀:
- [ 11-30]巴黎氣候大會:五大焦點世界矚目
- [ 11-30]首次!中國最高領導人出席氣候大會 記者搶“鮮”探秘會場
- [ 11-30]中國為氣候治理做了多大貢獻
- [ 11-30]巴黎氣候大會前瞻:聽習大大講全球氣候問題
- [ 11-30]巴黎氣候大會:五大焦點世界矚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