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簡繁互換
      設為首頁
      設為收藏
      手機版
      東南網 / 新聞頻道 / 天下 / 社會(即時新聞) / 正文

      聚焦世界艾滋病日:中國防艾抗艾如何實現三個“零”?

      2015-12-01 07:50 作者:呂春榮 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摘要:目前,流逝在公司里主要負責“愛滋徒步”公益項目,他的工作內容就是宣傳艾滋病知識,并募集款項去幫助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流逝說,“我之所以敢站出來,就是當前大家對艾滋病認識并不夠,我就是想讓大家少點誤解,多些認識,正確客觀地看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呂春榮)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中國的宣傳主題是“合力抗艾,共擔責任,共享未來”,旨在號召各級、各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都要勇于承擔防治責任,積極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各盡其力,各負其責,同心攜手,加強合作,共同防治艾滋病。

      “艾滋病離我們并不遙遠,有時近在身邊。”這是很多防艾工作者經常提醒公眾的一句話。在艾滋病感染者數字不斷攀升的當下,如何做到感染者零歧視、志愿者零誤解、中小學生與相關知識零距離,值得關注。

      公開身份的艾滋病感染者:就醫被推諉 渴望“零”歧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今年11月30日發布數據報告顯示,目前中國估計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約占總人口的0.06%,即每1萬人中可能有6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至10月新報告9.7萬病例。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國報告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計57.5萬例,死亡17.7萬人。

      今年23歲的流逝(化名)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的一個。與絕大多數人不同,他是中國為數不多敢公開站出來承認這一“身份”的人。

      2012年,20歲的流逝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當得知這個消息,和絕大多數人一樣,他內心崩潰,一度萬念俱灰。當時,在他眼中,仿佛世界徹底拋棄了自己,他認為自己可能很快就會瘦骨嶙峋,很快就會死去,這也讓他產生了想離開這個世界的想法。

      “我掙扎了兩個月,才從那樣的折磨中走出來。后來,通過朋友的幫助,以及我對艾滋病的慢慢了解,最終發現,以前對艾滋病的認識很可笑。真實的艾滋病,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可怕。通過藥物治療,并配合醫生指導,艾滋病感染者跟正常人并沒什么區別。”流逝說。

      在記者眼中,流逝確實就是個普通的男孩。他會在朋友圈里“曬”自己出差、參加活動的照片,也會應朋友邀請客串“主持人”;他會餓著肚子在街頭苦苦尋覓一家米皮小店,也會為路上遇到的人和事發一些感慨或者牢騷;他會為同事陪他去看病而感動,也會為朋友的生日party精心準備。

      然而這個普通男孩,卻也注定要經歷許多不普通的事。流逝說,如今,社會對艾滋病感染者的包容度越來越高,但包容之外,歧視也并不減少,就醫歧視就是自己常常碰到的問題。“我偶爾患上感冒,想到一般的醫院去就醫,但常常會被委婉拒絕。雖然當前醫院都有規定,醫生不能拒絕診治艾滋病人,但醫生們都會以如‘我是實習的’、‘其他醫院更加適合你’等借口進行推諉,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流逝表示,除了就醫歧視,自己身邊許多這類的朋友也遭遇過林林種種的歧視。有的朋友遭到了就業歧視,當公司得知,就會找出各種理由開除。而有些學生朋友,就在即將入學之際無奈地收到了學校的“婉拒”說明,有的學校甚至直接了當拒收。

      “我是幸運的。”這是流逝對自己當前生活的感嘆。在一家咨詢機構從事公益工作的流逝,從未遭受到同事以及身邊朋友的歧視。在他那家不到10人的公司里,老板和員工都清楚他的“身份”,但大家卻沒有躲避和嫌棄,每天和他一起工作、吃飯、聊天,親如一家人。

      目前,流逝在公司里主要負責“愛滋徒步”公益項目,他的工作內容就是宣傳艾滋病知識,并募集款項去幫助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

      流逝說,“我之所以敢站出來,就是當前大家對艾滋病認識并不夠,我就是想讓大家少點誤解,多些認識,正確客觀地看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高校防艾志愿者:發傳單同學繞道 期待“零”誤解

      當前,中國高校已成為艾滋病的多發地帶。據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吳尊友透露,2011年到2015年,中國15~24歲大中學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凈年均增長率達35%(扣除檢測增加的因素)。2014年,全國15至24歲新增報告艾滋病人數為1.5萬多人。今年1到10月,該年齡段有1.4萬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感染的青少年人數比去年增長了10%左右。

      艾滋病需要被公眾正視,而高校就是一個重要的輿論陣地。因此,越來越多的防艾組織在高校成立。正在北京某知名高校就讀研究生的楊世昌是學校里的一名資深防艾志愿者。從事四年防艾工作,期間他遭遇了許多誤解,也看到了許多同學存在的誤區。

      近日,有記者在北京多所學校進行的隨機調查300名學生顯示,90%大學生普遍知道艾滋病的基本知識,但并不知道如何正確防護和預防艾滋病。有高校的防艾講座,甚至遭遇僅有七八名同學參加的尷尬。

      楊世昌表示,他們學校的紅十字會防艾活動,一般都辦一些有關艾滋病的講座,或者組織成員到路上發一些宣傳單。但講座的話,聽眾并不多,效果也不好。而發傳單的話,大多數學生都不會主動去接收,有些人更繞道而行。

      “有的同學根本就不了解艾滋病,他們存在著許多誤解。他們會認為,唾液是可以直接傳播艾滋病的,與艾滋病感染者住一起也可能會被感染,同時,也認為只要一得艾滋病,就離死不遠了。那些想法都很荒誕,也很可笑。”

      “艾滋病是disease,并不是disaster。”這是楊世昌對很多同學誤解艾滋病的感嘆。在他眼里,只要及早發現、及時治療,艾滋病感染者按時接受抗病毒治療藥物,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他們也能如常人工作生活到老。

      聯合國艾滋病聯合規劃署日前發布的核心報告《艾滋病如何改變一切》顯示,2001年至2014年間,全球范圍內艾滋病病毒攜帶者預期壽命已從36歲提升至55歲。

      “無論學校還是社會,大家都應該以平常心看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注。”楊世昌說。

      同樣作為防艾志愿者,大四學生、青島大學防艾工作組負責人之一王震也向中新網記者表示,校園的大部分學生對艾滋病了解確實知之甚少,有些甚至連艾滋病的傳播渠道都不太清楚。而這種情況的出現,也造成了有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敢在宿舍用藥,最后只能熬到畢業。

      “若不是他們還比較年輕,免疫力強,不然,不服藥對艾滋病感染者而言,還是很危險的。”王震說,真希望大家對艾滋病多了解一些,少一些不必要的誤解。

      專家:防艾教育該進課堂 與中小學生“零”距離

      社會仍存在著許多對艾滋病的誤解,這也反映出了當前防艾工作的重要性。

      據了解,自1985年中國發現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來,中國已經陸續展開艾滋病的防控工作,經過三十年的堅持和摸索,已取得很大成效。但同時,由于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艾滋病防控工作遭遇了發展瓶頸。

      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吳尊友向中新網記者表示,中國在防艾工作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從2004年開始啟動的擴大檢測發現感染者策略,有效地幫助眾多“隱形”艾滋病感染者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同時,這一策略也把眾多歷史上積累的感染者篩查出來了,讓他們盡早吃藥,降低傳染性。

      “2013年,我們檢疫檢測了1.1億人;2014年,這個數字是1.27億人;而今年1至10月,則有1.17億人。也因此,2014年,聯合國艾滋病聯合規劃署確定了三個消滅艾滋病的策略,中國這一策略就是其中之一。”吳尊友說。

      中國防艾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吳尊友表示,當前中國青少年和老年感染艾滋病的人數正逐年增加。

      吳尊友分析,問題比較突出的是青少年感染者,由于身處性活躍期,雖然他們有一定知識,但控制難度比較大。知識是預防艾滋病很重要的方面,但并不是有知識就足以預防艾滋病的傳播,防艾還需要提高相關技能,比如分辨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的分辨能力,而這些需要課堂教育來支撐。

      吳尊友建議,當前急需把包含防艾內容的性教育納入到中小學教育。尤其小學時期,在孩子們還沒有發育的時候,讓他們能像學習自然科學一樣,自然而然地接收男女生理特征及生理差異知識。到中學階段,學校要教授他們如何和異性及同性交往,并教授他們如何在面對敏感問題、敏感請求時正確避免侵害。

      “如果我們教育系統能夠規范地為中小學生開設這類課程,勢必對防艾工作很有幫助。”吳尊友說。

      但開設性教育并非易事。吳尊友指出,當前開設性教育課程存在困難,一方面是缺乏大的社會范圍,家長、社會對性話題還是比較敏感,能規避就盡量規避;另一方面,我們缺乏有能力并且有好的教學方法、能夠輕松向學生傳遞性知識的好教師。同樣,教材的缺乏也是一方面問題。

      “防艾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近些年,我們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情況也有一定改觀,但畢竟它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吳尊友說。(完)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關鍵詞:艾滋病感染者 流逝



      本網轉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點擊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投訴
      新聞中心
      • 快訊
      • 國內
      • 國際
      • 娛樂
      • 體育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關注東南網微信

      掃碼關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网站| а√最新版在线天堂|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丰满麻豆videossexhd|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 青青青国产成人久久111网站|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边亲边摸边做视频免费|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被农民工玩的校花雯雯| 把腿抬起来就可以吃到扇贝了| 国产dvd毛片在线视频|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好男人看的视频2018免费| 免费啪啪社区免费啪啪手机版| bwbwbwbwbwbw精彩|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亚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日韩三级电影院| 又粗又大又爽又长又紧又水| jizz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久久国产精品只做精品| 美女露隐私全部免费直播| 好色先生tv网站| 亚洲欧美专区精品久久|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bd |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熟女乱子视频正在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